第三百八十六章 演唱会(1 / 3)

偶像,可以说是日本艺能界一种独有的文化产物,其他国家虽然也有类似形象或者属性的明星艺人存在,但都未曾像日本这样,将偶像发展成一个职业,甚至一种文化。

所谓的“偶像”,日本本来是没有这个词的,它是从IDOL这个词演化来的外来词。追根溯源大概是从1927年来的,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了最接近现在意思的说法。

最早,日本人只用这个词来称呼外国人,而称国人是“STAR”。特别是电视还没普及的时候,日本人只能看电影,因此把那些电影演员称作“STAR”,年轻一点的就称“青春STAR”。

六十年代,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日本第一批的乐队组合,人们就不再用“青春STAR”,而是改用“偶像”。因此,七十年代以前只能算是偶像的黎明期,直到七十年代才进入发展期。很多企业有意识的给那些“偶像”注入“看起来很可爱”,“很容易亲近”的特征,引导日本国民的审美意识。

七十年代,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选秀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刻意打造偶像,就出现了偶像的鼎盛期。最有名的就是演员山口百惠、森昌子、桜田淳子。但这个时候偶像指的其实就是演员,音乐方面仍是演歌主流,乐队也都是以ROCK,JAZZ为主,POP还没有走上最前沿的阵地。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松田聖子、田原俊彦、小泉今日子、中森明菜等人的兴起,他们不仅演戏,还把音乐当作主要事业来做,并且都是以POP为主的歌手,直到这个时候,真正的“偶像”才算有了雏形。八十年代后半,偶像的概念涵盖了演员,歌手,平面模特三大类别,走上了多样化和细分化的道路。

虽然提到偶像,都是以女偶像居多,但在日本艺能界,男偶像却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男性偶像最早出自电影,六十年代的御三家是橋幸夫、舟木一夫、西郷輝彦,与同时期的女偶像一样也都是演员出身,直到七十年代的新御三家郷ひろみ、西城秀樹、野口五郎虽然也演戏,但主业却已经是歌手了。

因为那个时候综艺节目还很少,男性偶像发展也没有女性偶像快,整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