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金古黄……(2 / 5)

,你就是大夏文明的传承者。

然后你看了看六十本书的厚度,认真的道:“整整六十本啊,我估计得花费数年时光才能精读才能读透。”

然后就有人认真的告诉你说:这六十本只是目录,真正的正文共有一万多册,约三点七亿字。

“永乐大典的价值意义自不必所说,但可惜就是太过有价值了,以至于刚成书就有人前去偷窃,几乎每一年几乎每一个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此书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偷。”

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古人是看得很清楚的。

尤其是这种举国之力才编撰出来的超级百科全书,可能其中的某一本书记录的知识,应用的好了,就能让子孙受益匪浅。

你偷一本我偷一本,大家闷声发大财,然后遇到战乱之时,就直接一推二五六。

这些书不是我们偷的,是毁于战乱,绝不是我某某人趁着战乱来临的机会,一口气偷了几百本书回家。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代之前的典籍,古人费劲心力所书写出来的著作,都失传了。”

古**书,那是一件相当荣誉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眼里,出书一件可以名留青史光宗耀祖的好事儿,那个时候的书籍,真的是写出人的心血之作,可能一辈子就写那么一本书,自然是字斟句酌,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用了心的。

而到了现代嘛,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出书,出书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阔、包括万象,这本身当然是很好的。

但这种行为也导致书籍在人类心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书籍本身的神圣性也因此而消失。

“比如说墨家的传承,基本上都被儒家给毁掉了。名家的传承,可能是被统治者毁掉了。”

“时至今日,我们并不清楚这数千年来到底有多少哲学著作或者其他某些方面的著作被统治者以及儒家士大夫毁去。”

“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本有价值甚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启发意义的典籍,被毁于战火之中。”

“而永乐大典就是这么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里面收录了明朝及其之前的九成以上书籍。而且,都是精华。”

一般的书籍,也没有资格被永乐大典收录。

“而且,由于此界是存在武功这种超凡力量的,所以此界的永乐大典,除了古时的典籍之外,还收录了大量的武功秘籍。”

但凡被永乐大典收录的,无不是当世一流的存在。除了各大门派嫡传弟子修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