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有能力的李尚书(1 / 3)

丰帝被他恭维得高兴,大笑着抬手点了点他:“你哟...你哟....”

丰帝笑看着手里那幅画好似怎么也看不够。

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康,也是他的职责啊。

这么多年的努力以及往后许多年,他的心愿不就是这个么。

宫廷养着的画师那都是大能,然而临摹出来的画到底缺几分意思。

丰帝蹙眉,到底还是拿着手里那张‘粗糙的画’吩咐李福:“着人好生裱好,就挂在勤政殿。”

也让那些个天天斗得脸红脖子粗的人看看,他们为官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西北的林大人又送回来了好东西,陛下大喜的消息不出半天就传出去了。

各方对此事的想法不得而知,直到了勤政殿看到那一幅裱得极好却很粗糙的画后,也跟着感慨。

许尚书笑眯眯的,听着陛下听着其他官员或真心或假意夸奖小林大人,心里很是舒畅。

林冉是他们工部的人,夸林冉约等于夸他们工部吧。

果不其然,他又听到他们夸陛下慧眼识珠,夸他工部得了个好人才。

胡尚书看着许尚书那张笑得如菊花的脸想给他挠花了。

哼!

等丰帝开心完了,众人才开始商讨国家大事。

吏部李尚书:“陛下,此棉花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事,当推广种植。”

沈国公:“李尚书说得是。”

此议题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

丰帝:“林爱卿上了折子,如今棉花的种子量少,还不可大量推广。”

众人听着‘林爱卿’三个字只觉得牙酸。

丰帝:“此物推广势在必行,只等再过个一二年,再慢慢推广。”

种子不够,他们就算再想推广,再想牟利,如今也是不成的。

永义侯赵将军出列参了吏部一把,原因是吏部不作为,屯田司缺人还不给补上。

在外官府是可以自行辟召胥吏,只要规制在规定内就可行。

不过这些胥吏不是中央吏部铨选出来的流外官,与吏部正经选出来的还是很不相同的。

李尚书压根就没有收到林冉要人的折子,他也是在西北屯田司要召胥吏的消息传出来才知道屯田司缺人的。

沈国公难得意见一致地站在赵侯爷这边。

李尚书表示他不背这个锅,当即反驳回去。

林冉为什么没有上折子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