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达成一致(2 / 4)

個公道的。得知此事后,在下亲自去了一趟王相公的府邸,亦得到了他的首肯。王相公向来行事稳重,却也是苦过来的人,深知此例不可开。”

一句苦过来的人,道尽了辛酸。

不只是这些官员,汴京里的读书人,都聚在了一起,义愤填膺,联合起来万民上表。

要是在七八年前,这事情都不是事。

满朝武夫当政,打个文臣怎么了?

便是砍杀了,那也就是点头的事情。

再往前推个十几年,别说是武臣杀文臣,大街上的牙兵悍卒,急眼了连自家节度使都砍,砍杀个文臣,还不跟劈个西瓜一样?

也就是这些年,文臣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才有了一定的话语权。HTtρs://Μ.Ъīqiκυ.ΠEt

越是这样,一个个刚刚挺直腰板的文官对此事特别敏感。

常年给压制的怯懦卑微,让他们在骨子里就对武臣有着强大的敌意与恐惧。

他们生怕历史再次重演,生怕再受武臣支配。

此事一发生,不管之前有没有矛盾,都放下一切成见,一致对外。

只是短短的两日,罗幼度就收到了一千八百多封弹劾奏章,还有京畿文士联合的万民请命书……

声势浩大,让人咋舌。

罗幼度对此有了心理准备,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即便是向来韬光养晦的王溥,也不顾自身坚定站位。

作为苦过来的人,王溥无论如何都不愿坐视历史重演。

朝会。

文臣立刻展开了对慕容延钊的弹劾。

兵部尚书张昭气急败坏地道:“陛下,张长史乃我朝重臣,于襄州任职州府长史十年之久,任职初期,正逢河水泛滥,百姓流离。长史因势诱导,留住地方百姓,掘一条新渠,让荆州百姓大获其利。他还用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以勉励境内学子向学。如此能臣贤臣,竟然为慕容延钊所辱,因一点小事,轻易殴打,法理难容。臣恳求陛下严惩慕容延钊……”

张昭这话音一落,立刻有文臣站了出来。

第二个响应的是薛居正,他也力数慕容延钊在襄州的不作为,痛斥他怠政。

这几个呼吸之间,堂下大半文臣都出班了。

包括了王溥、宋琪、窦仪这三位宰相。

罗幼度对此并不意外,瞄了一眼武臣方向。

上到韩令坤、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