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缠(2 / 4)

摊贩,莫不对孔家赞不绝口。

遇到的读书人也是一般,县中有许多孔家旁支后人,干着向导的事情,热情亲切地介绍曲阜的一切。

无怪林熙会说上那一句话。

卢多逊如寻常有人一样,先去孔庙祭祀上香。

周边的香火钱比汴京的贵上一些,但在接受之内,卢多逊很痛快地掏了钱,恭恭敬敬地上香膜拜。HTtρs://Μ.Ъīqiκυ.ΠEt

卢多逊游了孔庙,信步出城,到了城外的田野处。

此时秋收结束,田野间农人百姓不多。

只有少数几人在整理秸秆,打算将之,运回家中,充当燃料。

卢多逊以讨水为由,与一个朴实的百姓闲聊起来。“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年长百姓开心地说道:“托大善人的福,连续几年都是大丰收,越来越有盼头了。”

卢多逊神色微动,问道:“大善人?”

年长百姓道:“是孔老爷子,给了我们田地稻种,上缴的也不多,衣食无忧。能有今日,多亏了孔老爷子仁德。”

卢多逊笑道:“早就听说孔老爷子是方圆百里的大善人,在下此行就是拜会大善人的。朝廷之前颁布了均田令,重订了税赋,日子应当更好过了吧。”

年长百姓不满道:“如果指的是前朝的那个,嘿……难怪,要给灭国,就是一个昏君,不灭,那是老天不长眼。”

百姓啥也不懂,只是知道骂前朝,属于**正确。

年长百姓理所当然地骂起了郭荣。

卢多逊也不接话,又问了两句自己想知道的,折返回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卢多逊总结了今日的收获,脸色凝重。

整个曲阜,卢多逊没有听到一个说孔家坏话的。

这种情况,极为反常。

尤其是佃农骂郭荣的话,更加毫无道理可言。

郭荣在**改革上极有水平,也是真的爱民如子,对于民生尤其重视。

在位期间一而再,再而三地颁布仁政,天下百姓应该感恩戴德才是,怎么在这曲阜,居然得到了“昏君”这个称呼,

这其中定有问题。

卢多逊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情况迷了眼睛,反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切的缘由。

一点一点,卢多逊摸清了曲阜这和平下的一切利益关系。ъΙQǐkU.йEτ

一瞬之间,卢多逊都不知应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