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驾崩(2 / 4)

自己的过错,老道地使用各种春秋笔法加以掩饰而对于赵匡胤的行径,连蒙带夸张,堪比故事一般精彩血书中大致意思是说,赵匡胤用心险恶,早有不臣之心,郭荣健在时就已经开始包藏祸心,比如以“点检当天子”来陷害张永德,比如为了营救自己的亲信,毒死寇湘家的鸡,迫使寇湘备棺断案。

这些不是赵匡胤干的事情,范质写得如亲身经历一样。

随即又些郭荣病故以后,赵匡胤是如何肆无忌惮打压韩通,收买文武大臣,意图举兵谋反,都要将他描写成司马昭了。

反正小错是他自己的,大过是赵匡胤的。

简直绝了.

对于范质的用心,罗幼度猜到一二,对方故意将赵匡胤写死十恶不赦,夸大了他的力量布局,将情节写得扣人心弦,好似一本短篇小说。

目的就是告诉天下人,这场胜利他罗幼度胜的是多么的光荣,多么伟大。是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

以此来讨好于他让他能够对自己的后人高抬贵手范质并不知道,就在他自尽不久,他想保护的三个儿子范昱、范呆、范晞,给人抓到了一间破屋里,然后活生生地被两条恶犬咬死了。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死得极惨。

罗幼度将血书递给王溥,什么也不说,只是道:“先去见陛下吧!

王溥稍微瞄了一眼,打算见完郭荣以后再传给他人看罗幼度回过神来,看着众人道:“我们这一群人一起进去,难免会惊扰陛下了,就由我,王相、魏相,向太师、张三司使、卫上将军作为代表吧。诸公,可在殿外等候。

他的话,现在自然没有人敢反对。

只是没有选中的很是遗憾。

罗幼度此次选人,很有讲究的,王溥、魏仁浦这不用说,仅余的两位宰相,理所当然。

向训当年郭威的元从大将,当今庙堂上资历最老的大将之一,而且战功卓越。

韩通在收拾残局,他就是武将的代表。

张三司使是张美,他的儿子张守瑛,那个跟王朴的儿子王侁闹起来,导致王朴病故,引发一连串反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郭荣罚了张守瑛,但没有严惩张美。

原因无他,朝廷已经失去了王朴,不能再没有张美了。

张美此人别看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可对于大周来说,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清于术在后勤调度的方面极为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