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再订方略(2 / 4)

南方之地虽未正式纳入大周版图,却也能够维持彼此和平,相安无事。

哪怕真有不长眼的受到的契丹的蛊惑,江陵这种巨城又岂是轻易便能拿下的?

罗幼度给兴奋的郭荣拽入殿内。

“文伯先生!”

罗幼度向着王朴微微作揖,看着王朴脸色略微有些泛白,关怀道:“文伯先生可要注意身体,唯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为陛下效力。”

郭荣眼中亦闪过一抹忧色,赞同道:“幼度说得在理,朕亲征淮南的这段时间确实辛苦文伯了。现在幼度归来,你亦可放心地休息,莫要继续操劳了。”

王朴笑道:“臣下遵命!”说着也对罗幼度作揖表示感觉。

郭荣走向主位,说道:“两位先生入座,我们君臣三人正好谈谈接下来的动向。”

一个国家的未来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的。

大周的内政主要是由郭荣、范质、王溥三人而定,但大周的军事战略,一直是郭荣、王朴、罗幼度说得算。

从最开始的取秦、成、阶、凤四州,到后来的夺淮南,乃至于取江陵,都是依照当初他们三人拟定的战略方针来执行的。

现在罗幼度改良王朴的《平边策》,所拟定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如何行动,需要重新规划一下。

合理的战略方向,大于一切战术。ъΙQǐkU.йEτ

越早定下目标,越便于大周的发展。

王朴想往右边走去。

罗幼度一把搀着王朴的手臂,连拉带拽地将他扶到左边椅子坐下。

自己这才走到右边入座。

以现在的功勋来说,罗幼度已经甩王朴一条街了。

但这种非正式场合,相比功勋地位,人情更占据多数。

王朴是郭荣潜邸之臣,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的,关系自然更加亲近一些。

罗幼度以晚辈的态度对之,更加适合当前环境。

王朴本就抱病在身,只能由之任之。

郭荣见状却极为高兴。

郭荣将手上的一叠书稿递给罗幼度道:“这是文伯先生整理的关于当前契丹的情况,你先看看,看完了,再做讨论。”

罗幼度上前接过书稿,认真地翻阅。

契丹的情况与他记忆中有着小小的偏差,但大体上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主要原因还是连续两任契丹皇帝都没能打开耶律德光带给他们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