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谁敢不服,找他来辩(2 / 3)

,历史上郭荣费尽千辛万苦拿下了寿州,以为能够平推淮南的时候,就在郭廷谓手上吃了大亏,折了两员刺史级别的大将。

郭廷谓从濠州南下,这是要断赵匡胤的后路啊!

罗幼度心底嘀咕着,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追问道:“那个赵判官可是赵普?”

窦仪道:“正是他,先生竟知道他?此人甚有才略,现今只怕已为郭廷谓所擒获,甚是可惜。”

罗幼度有些啼笑皆非,这蝴蝶效应有点意思了。

赵普居然没有跟赵匡胤看对眼,甚至可能成了南唐的阶下囚?

对于赵普这个人,罗幼度还是有几分看重的。

目前看来,赵普是唯一能够与王朴媲美的存在。

赵普厉害的地方并不是他的谋略,而是对于规章制度的定制。

宋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赵普的手。

当然以罗幼度超时代的目光来看,很多制度给后来的宋朝制造了不小的隐患,造成了军事上的疲软,并算不上高明。

但严苛的来说跟赵普没啥关系,他一方面迎合的是老赵家的意图。老赵家自己黄袍加身,对于武将的矫枉过正实在过于严重。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武将受时代的影响,确实不像话。

若有可能,找个机会,捞他一捞。

罗幼度看着坐立难安的窦仪,知他吃饱喝足,开始注意起自己的仪态了,笑着让他下去洗漱,说道:“滁州既然失陷,可象不如就在庐州任职吧。我这边也缺人手,至于任命公文我会修书于官家,问题不大。”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窦仪惊喜作揖道:“能在先生手下任职,仪倍感荣幸。”

罗幼度笑着目送窦仪离去,然后从案几上拿出一张地图认真琢磨。

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赵匡胤一不小心马失前蹄那该怎么接着往下打?

他坏坏地想着。

其实在他看来,赵匡胤吃瘪真不是一件坏事。

南唐的国情跟他们大周不一样。

南唐是文人执掌权柄,庙堂多是浮夸之辈。

所以大周一路横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敌手。

但是在清理了一批浮夸之人以后,真正能打能战的将领就会站出来挑大梁。

大周上下显然给一连串的胜利迷糊眼了。

真以为南唐这个十国最强是泥捏的,连郭荣这个皇帝都未必能够冷静地看待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