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灌酒(2 / 3)

自小接受经史子集的教育,皆有一定文采。

陈洪进各种请名师指点陈文显、陈文顗,力求能够科举夺魁,步入仕途。

兄弟两人面对父亲的重托,也算争气,皆混出了薄名。

有陈家的财力支助,兄弟两人哪怕有一人夺魁,都能混得一身漂亮的履历。筆趣庫

陈文显漫不经心地说道:“孟兄两月间,三登周报,这般待遇,只怕唯有白莲居士李煜有此能耐了。”

陈文顗立刻说道:“兄长此言差矣,我看李煜未必就及得上孟兄。李煜只是运气好,拔得了头筹。在报纸最初时,无多少人投稿,捡了便宜。现在天下才子齐聚京师,每日投稿,以万千计。孟兄能在这风口浪尖之上,三夺彩头。岂是李煜能够相较的?”

陈文显大悟,赶忙举杯,说道:“口误口误,是为兄口误,区区李煜,焉能比及孟兄。来,为兄自罚三杯!”

他说着豪爽地连饮三杯。

孟庆心花怒放,醉眼蒙眬地说道:“不敢不敢,还不敢与白莲居士相比。其实登报没什么难得,只要舍得身外之物,登报不过轻易之事。”

陈文显、陈文顗互望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震惊还有欣喜。

他们就觉得有问题。

孟庆不能说没有才华,他的文章诗作确实有些味道,中上水准。但与真正的佳作比起来,就差那么一点韵味,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良作与佳作之间,就差那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键。

但世间能写出良作的千千万,写出佳作的却屈指可数。

有些人写了一辈子的文章,都难得一佳作,有些人喝一壶酒,甚至凑个热闹,便能名垂青史。

在长安最简单直白地扬名方式即是登报。

尤其是汴京报纸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刊物,作品一旦登报,立刻会受到大量关注。如果入得窦禹钧、张昭、田敏之眼,便会受到他们的品评,直接就会青云直上。

只是汴京报纸因为李煜的存在,入选门槛极高,为了不粗制滥造,诗词文章已经从日刊转到了周刊之上。

为的就是从千百投稿中,选择出真正优秀的诗词文章。个别时候,无好的文章,甚至会刊登一些“冷门诗人”的精彩诗文。

便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才名不小,但是《春江花月夜》却因各种原因近乎失传,无人所重,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传于天下。

因此也让汴京报纸上的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