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线(2 / 3)

萧思温这坏事的蠢货,还有颜面说自己毒辣?

若不是韩家将一切都压在了契丹上,就自己的才能,哪里不能出人头地?

萧思温给怼的哑口无言,见自己好友盛怒,亦没有说话,只是眉头一直皱着。

耶律璟见韩匡嗣言之凿凿,又有些气急败坏,忙道:“韩详稳莫要气恼,你说得确实在理。朕非残暴之君,不会亏待我大辽子民的。”

他这话说的,堂下文武皆暗暗发笑。

您若不残暴,还有谁能当残暴之名?

这定下了焚城迁徙百姓之策,第一个通知的自然就是顺州刺史刘廷高。

刘廷高是汉人,但并非契丹化的汉人,没有进入高层,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会议。

在这定计之后,武臣都下去准备了。

府衙只剩耶律璟、韩匡嗣、萧思温三人的时候,刘廷高给叫到了府衙。

耶律璟也没想着听刘廷高的意见,直接下达了命令,让他安抚民心,说服百姓。

听闻焚城强迁百姓之举,刘廷高瞬间变色,惊呼道:“陛下,此法怕会令陛下大失人望,不妥啊!”m.bīQikμ.ИěΤ

耶律璟闻言,微微皱眉,然后看向韩匡嗣。

耶律璟残暴,但并非不爱民。

他是一个矛盾体。

他不好女色,甚至看到女人就心烦,身旁所有伺候他的人都是宦官。

但他又对这些宦官苛刻至极,近侍私自回一趟家,他将近侍全家杀了。

喝酒上头,杀几个贴身伺候的官宦玩玩,梦中杀人。

跟了十年的近侍,弄伤了他的鸡,他将近侍杀了……

就这么一个**,但是他对百姓极好,而且不分辽汉,常常出台一些善待百姓的政策。

所以历史上给了他一个很中肯的评价“省徭轻赋,人乐其生”。

这听刘廷高说会失去人望,耶律璟又有些动摇了。

韩匡嗣心底暗恨,说道:“刘刺史不也是北迁之人,难道也对我大辽心怀不满?”

刘廷高瞬间色变,忙道:“臣不敢,臣不敢忘却太宗皇帝知遇之恩。”

刘廷高本是一名蓟州无终县很普通的教书先生,辽兵打草谷的时候将他掳掠到了上京。

刘廷高发现他们这些给契丹掳到上京来的百姓,并没有受到任何虐待。

契丹人很友善地给他们田地,还帮他们盖屋子让他们住,甚至会根据他们的人数比例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