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2 / 3)

罗幼度心底最憧憬的还是唐初时期的文武制度,没有严苛的分界线。武将最高的规格是出将入相,而文人亦不扭捏死板,尚武成风,都有一颗投身边疆,建功立业的心思。

现在郭荣对于文武的处理方式还算到位。

以文压武,并不是以文欺武。筆趣庫

就现在的武将,你不压一压,郭荣的皇帝宝座坐不稳。

但真要到了以文欺武的地步,郭荣的皇帝宝座坐一样坐不稳。

逼得庙堂上的那些武夫狗急跳墙,谁手里还没有刀呢。

因故不管是宰相王溥、范质、李谷、王朴,还是罗幼度都守着底线,并没有进一步的得寸进尺。

而李重进也配合的约束部下,形成了一股微妙的平衡。

这种文武平衡非常利于大周一统天下的步伐,但若打破这种平衡,将会激化彼此的矛盾。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将自己推上士林领袖的位子,若说没有别的用心,罗幼度怎么也不信的。

整理了思绪,罗幼度方才回到家中用膳休息。

第二日一早,罗幼度先在开封府报了到,随即就赶到了吏部。

罗幼度现在是郭荣跟前的红人,他这一到吏部。

吏部侍郎司徒诩亲自出吏部大门迎接。

吏部尚书权位过重,朝廷并没有安排人直接担任,而是丢给镇守边疆的节度使遥领,吏部侍郎方才是吏部的第一把手。

罗幼度道明来意,司徒诩毫不迟疑的就一口应诺,亲自领着罗幼度到了吏部司,让吏部郎中将一些备选官员的名单档案递给了罗幼度。

罗幼度看着面前的一叠档案,精神大震。

别的不说,但比及识人远见,这个时代谁是他的对手?

藏在泥土里再深的金子都能给他挖出来。

罗幼度气势如虹的看着档案。

渐渐地气势减缓,最后眉头都皱在了一起。

在这个武夫当权的时代,哪里有什么知名的名臣?

各类能打的将领将军他知道不少,可是有水平的干吏?

罗幼度真的想不起来。

哪怕是王溥、范质、李谷这类宰相,罗幼度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刻,更别说他人了。m.bīQikμ.ИěΤ

他看了近乎百人的档案,没有一个眼熟的。

强行提了精神,罗幼度也不强求什么名臣不名臣了,认真看着他们的履历,找适合自己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