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战术交锋(1 / 3)

谢义文对其他人道:“我们装作毫不知情,准备在对方大营埋地雷的样子。”

七个人抱在一团接近五班大营,从行为上来看,他们有警惕心,但是不多。

至少五班那个侦查员是这么判断的。

一班来到大营的足足有七个人,离侦查员有一公里以上的距离。

侦查员没有怀疑自己已经暴露的可能性,便也没有怀疑人数的真实性。

至于从歼灭班长队伍到现在来大营埋地雷的时间差,被他下意识忽略了。

那一队是由班长带领,哪怕人数比一班要少,反杀三人也不是不可能。

看到这里,侦查员就打算回去告诉队友信息。

“敌方离开了。”

“保持不被发现的距离,跟上去,有什么异常实时报告。”

谢义文听到孙丛旬的报告,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直到十秒后,才对孙丛旬发出下一个指令。

……

五班和一班的战术博弈过程,让观众席上的人都感觉很精妙,甚至有许多收获。

“谢义文和王仪,这两个玩心机的心都黑。”

“瞎说什么大实话。”

“搞得你们不玩心机……哦不,智慧一样。”……

其他人再次议论纷纷,之前是视觉上获得了享受,现在则是精神上获得启发。

林凡看着人群中少数几个沉思的人,就知道,后面的团队战显然会更加复杂。

越到后面,其他人也就越能了解到场地的环境,布置的战术也就更加多样。

甚至说不定仅从一个很浅的脚印就会被人猜到一方后续的战术。

……

“孙丛旬报告,侦查员与敌方一人在山洞门口会合。”

“全力开火,能杀多少算多少,他们躲进山洞后就往回撤。”

听到指令,孙丛旬也不顾暴露自己的危险,抬枪、瞄准、射击。

这三个动作在一秒内完成,充分体现了军人的战斗素质。

“敌袭!”

连孙丛旬都听到了对方传来的声音。

除了一开始直接“击杀”五班的侦察兵之外,另一个人第一时间就躲进了山洞。

连一夹子的子弹都没打光,孙丛旬见到没机会偷袭了,就抽身后退。

不过五班所在的位置已经在孙丛旬脑海中的地图上标注出来了。

“孙丛旬击杀敌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