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济康堂(1 / 3)

平潭县城有三条纵贯的长街。

中街最为繁华,平日里也是这条街上人流最为密集。

一些比较大的饭馆、布庄、粮店、油坊、酒坊、医馆、胭脂铺子、首饰铺子、钱庄、青楼、杂货铺之类的,大多坐落于这条街上。

西街大多是一些工匠铺子,铁匠、木匠、石匠,都集中在这条街上,还有一些跟牲畜相关的,譬如专卖草料的铺子等等。

这条街上每天都叮叮当当的,住在这附近的大多也都是贫苦百姓、贩夫走卒,几乎没有富庶的人家。

而东街算是平潭县的富人区,不仅官府衙门在这条街上,还有许多的富户乡绅也在此居住。

在东街开的铺子大多没有吵闹的,多是一些客栈、书肆、点心铺、茶楼之类的店铺。

整体消费水平比较高,客户也基本是有些闲钱的人。省吃俭用的普通百姓,不是这种店铺的主要客户群体。

至于卖菜卖肉卖小吃的摊子,哪条街上都有,倒不存在什么集中效应。

此时罗明珠走在东街上,慢慢溜达着打量街道两旁的铺子,心中评估这个地段是否适合她将来要做的生意。

如果做胭脂水粉生意,那把店开在这里就不大合适了。

这条街虽然有钱的人多一点,但毕竟客流量低。那些经济条件普通的百姓,多半不愿意到东街来。

开在平潭这种小地方的胭脂水粉铺子,要靠吃大户加薄利多销两相结合的赚钱模式。

如果只局限于一部分客户,能赚到的银子有限。

而且开胭脂水粉铺,需要有稳定的进货渠道,如果自己研发制作,光是原材料的花朵就不好解决。

她现在一没有人脉二没有资源,又不方便各处去跑。所以思前想后,她暂时放弃了胭脂水粉生意。

或许等以后接触到更大的市场、更有能力的帮手之后,她才会考虑这个吧。

因小花爹并不清楚东街上要出兑的店铺是哪家,罗明珠只能一边逛一边问,遇到感兴趣的店铺还进去转转。

遇到面善的热情的百姓,她还能跟人闲扯几句,话里话外也打听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譬如哪家的东西质量过硬,哪家的货品样式齐全,哪家的老板热情好客,哪一处地角风水更好等等。

虽然陌生人之间不会说的那么直白,但意会一番,也是颇有心得。

终于,她按照热心群众的指点,来到一家名为济康堂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