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贤王与贤王(2 / 3)

人的脸上不断扫视着。

二人的区别,看似很大。

小的不如大的懂事,大的比小的成熟。

小的不如大的博学多才,大的比小的会吟诗作对。

小的十天半个月不入宫一趟给天子请安。

大的一有机会就入宫向皇帝老爹问安。

外臣,士林,许多许多人,都以为这二位皇子的区别很大,很显著。

老八作为一个父亲,也意识到了二人的区别。

不多,只有一个。

一个有所求,一个,无所求。

有所求的周贲,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儒雅笑容,总是能够博得旁人欢心,总是可以让世人称赞。

无所求的周衍,小脸上写着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谁不爽都与他无关,只要他自己爽就够了,所以才再京中横行无忌。

“贤王。”

老八突然没头没尾的吐出了这个词,一声贤王,目光在两位皇子身上来回游动着。

依旧有差异,年长的老三,神色微变,恭谨的低下头,又竖起了耳朵。

年幼的老九,撇了撇嘴,不是对“贤王”二字没兴趣,而是对天子口中的“贤王”二字没兴趣。HTtρs://Μ.Ъīqiκυ.ΠEt

“贲儿可知如今京中,尤为士林中人,已是称你赵王为大周贤王了。”

“儿臣惶恐。”

周贲抬起头,自嘲一笑:“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儿臣,不敢当,断然不敢当这贤王二字。”

话出自《孟子》,将“贤”之一字的规格要求的很高,说是古代的贤君都爱好行善,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如此,贤士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他们。

贤王也好,贤君也罢,就是说太在做“好事”了,做好事做的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个大人物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吧。

“不止是赵王有了贤王之称,衍儿亦是如此,若说起来,衍儿这贤王之称,可比赵王早的多,多的多。”

旁边的蒜公公低着头,感慨万千,叫周贲为赵王,叫周衍是衍儿,老八如今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七万贯到底还是少了。

“九弟被称为贤王?”

周贲神色微变,满腹疑窦。

到了京中后,幽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