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民化(1 / 3)

蓬莱山乃是东海上的一座小岛。

小岛不大,无论是与分海岛,还是大鱼岛相比,都逊色许多。主要是一座占地近乎十分之一的蓬莱书院,余下的是一些小村落。

当李凌一行人抵达蓬莱山的港口。

港口上已经聚集了一群人。

从这些人的装束来看,应当都是蓬莱书院的成员。

在抵达蓬莱山之前,蓬莱书院的张同便是联系了书院。

所以,在港口的时候见到蓬莱书院的人,倒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蓬莱书院来的有七人,有两人是蓬莱书院的老师,一男一女。

男的两鬓白发垂下,面容清癯,一双眸子熠熠生辉,身穿黑色大氅,在海风的吹拂下,拂了起来。

女的长相十分美艳,岁到中年,却没有半点岁月刻痕,脸颊上白里透红,一双美目,微微流动着波光,身穿白色大氅。

蓬莱书院亲近于道教,使得他们的书院服侍偏向于道教的宽松随性。

项飞作为白马书院的教授,此行的负责人,当然要迎上去。

“白马书院项飞,见过两位。”

两鬓白发的男子和煦一笑:“在下蓬莱书院教授路明昭,这一位是教授唐倩倩,项教授,一路辛苦了。”

海外书院与大永九州书院的教授是不一样的。

大永九州的教员、教授一职,皆有书院本身进行设立考核,只有夫子由王朝来定下名号。

所以,夫子名扬九州。

教员、教授只有在书院所在的一带有一定的名气。

但,四大书院的教授的名气极大,在大永九州都有着一定人知道,不比海外书院的差。

海外书院的教员、教授、夫子,皆有名师堂来考核。

对于老师的年龄没有任何限制,只需要在这一个方面上达到考核的要求,就可以赋予老师相应的职称称呼。

这一点,也令海外老师的质量不差。

差的,都被淘汰了。

“一路并无辛苦,倒是欣赏了海外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项飞笑了笑,为李凌三人做出了介绍,“此三人

筆趣庫曾是白马书院的学生,如今是稷下学宫的学子。”

“陆鸣、李凌、倪万财。”

“得知蓬莱书院的存在,便是随我一同前往蓬莱书院看看。”

“希望蓬莱书院不会介意。”

“稷下学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