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稻米(1 / 3)

王掌柜道:“临世的办法倒是简单,从常青城调来大米,维持米铺的运转。只不过,从常青城调来的阿迷,大米的成本恐怕要上升不少。”

常青城,便是李凌的家乡。

李凌坐回到椅子上,道:“既然从农庄收不到稻米,那只得如此做了。成本高就高一些,提价一些就行了,别提价太高。至于你们,相伴,从其他农庄收一些稻米。”

王掌柜迟疑一会道:“少东家,各家米铺早已在杭河县约定俗成,每一家有着几个农庄收取稻米。李记米铺主要从这两家收取稻米,再从其他地方调一些过来,才保留着现在的米价。”

“如果我们强行前往其他几家农庄收取稻米,算是破坏了杭河县的规矩。到时候,杭河县米行会制裁李记米铺,李记米铺想要在杭河城开下去就不容易了。”

米行,大米行会。

大米行会制定着米价,收取稻米价格。

任何人想要在杭河县内开设米铺,都需要经过大米行会的许可。当年,李记米铺就耗费了许多功夫,方才得到许可。

行会,几乎每一行都有着行会,行会管理着整个杭河县各行各业的规矩,大多数是由本地人主持,也有着少部分外地人加入,保证外地人在杭河县内经商的权利。

李记米铺在杭河县只有两家米铺,再加上是后加入的,因而在米行中的地位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依附于米行的规矩生存。

若是在常青县那就不一样了。

李记米铺可是常青县米行的行会会长。

李凌皱了皱眉头:“这倒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农庄为何收不到稻米?”

王掌柜眼中流露出几分疑惑:“这一点我也不明白,照理说,我们李记米铺开出来的价钱是绝对良心的,比起其他米铺还要高出一钱。以往,这两家农庄可都没有半点由于。现在,却是拒绝了。”wwω.ЪiqíΚù.ИěT

“我让人去问了问情况,都说是农庄出了些问题,使得稻谷无法收成。可具体的原因,却没有弄明白。不过,还弄到了一件东西……”

说着,王掌柜悄悄看了眼李凌。

李凌早已留意到王掌柜的眼神。

或者说,从回到家中见到王掌柜、张掌柜,他就发现这两位掌柜是不是带着异样的目光看向自己。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变化,而是某种其他的原因。

还有,在王掌柜身上似乎有着某种东西在吸引着自己。

李凌问道:“什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