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我是再没见过比你更巧的手了(1 / 3)

其实不然,丫鬟由府里的掌事嬷嬷负责**,初买来外头的丫头年纪都很小,地位低下不谙府邸的规矩,不如家生子直接就能伺候主子,才会有管事嬷嬷教会丫鬟们不同的技能和规矩,**好之后方安排到各主子的房里。

学习是同统一的,也不会额外收取费用,毕竟契文都签字画押了,总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元槐倒是品出另一股味,本质上是想趁机讹她一笔。

她语调懒散,意味深长地道:“大娘子算盘打得太精了,父亲的意思和大娘子一样?”

元贞一噎,神情尴尬,一时无言以对。

果然,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秦大娘子哼了一声,随意翻了下账簿,话里话外丝毫不退让:“算后是十二两,不多也不少,勉强够打牙祭。紫苏你自己说,能否接受这个数额?”

这开销对于大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刚拿到良籍的紫苏来说,那可是真金白银压死人。

紫苏艰难吞咽了唾沫,“还请大娘子宽恩,减免一些,我手头上没这么多钱。”ъΙQǐkU.йEτ

十二两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都够普通人家半年的吃穿用度了。

元槐眯了眯柳叶眼,秦大娘子算账没依没据的,也能如此狮子大张口。

这里讲的一般是粗使丫鬟,秦大娘子屋里的丫鬟每月一两银子,吕小娘屋里的丫鬟也能拿到一吊钱,到了元槐院子里,就紫苏一个丫头,每月仅领二百铜钱。

她还真敢开价。

元贞却在此时充当起了和事佬,道:“紫苏从小跟着四丫头,按照昔年的情分来讲,这钱就降低一些,八两八钱如何?讨个彩头。”

即使都姓同一个姓氏,元槐可从未真正对元家有认同感,前世种种历历在目,若还抱有幻想,她也不用混了。

别说八两八了,一钱她都不想出。

元槐懒得含沙射影,直接把话说清楚:“账也不是这么算的,紫苏既然获了良籍,就没有负债的这个必要。”

说罢,她丢下一封户籍证明书,显而易见是有备而来。

何必为难一个小丫鬟呢?

元贞和秦大娘子这对谋财害命组合,在此刻才终于有了消停的意思。

临行前,紫苏将绣好的团扇送给了元槐,笑着道:“姑娘,这是我熬了好几个夜绣的,看起来是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是我能拿得出手的礼物。再说了,好歹我也是你妹妹了,总不能什么都没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