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颍川见闻(1 / 4)

君上万年 木子宸奕 1602 字 8个月前

自苏华下达迁都宣城的旨意后,最先得到消息的臣工就已派遣心腹仆从先行前往宣城采买房产与土地,为家族迁移之后能够好好安顿做准备。

如此一来使得宣城的地皮在短时间内迅速暴涨,片瓦之地都能卖到千金,如此罕见之事倒是令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宣城可是刚刚经受过战火的荼毒,虽不像中都那般焚为废墟,可城中许多建筑在抵御灿军攻伐时已被毁掉。

灿军破破宣城后,为了报复宣城军民,更是对宣城进行了三日的放纵。

说是放纵,实则堪比屠城,当伊南先锋军夺回宣城时,宣城原本在册的七万户民众,已然不足一万,城中宛如修罗地狱一般,猩红的鲜血如同溪水一般将整座城市都清洗了一般似的。

如今苏华决意迁都宣城,这一番操作自是加快了宣城的复苏,一些臣工们的亲属及消息灵通的商贩,成群的向着宣城进发。

不过月余的时间,宣城便恢复了往日的人气,损坏的城郭开始被修复,坍塌拆毁的房舍也被人买下,重新修筑,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从宣城而出,沿着伊河一路向北而行,便可直达灿国颍川,颍川乃是灿国重镇,借助伊河之险,沿河修筑城关,凭借着伊河之险,颍川可谓是固若金汤,若想要夺城则必须依仗强大的水军楼船夺取颍川前的港口方能攻伐城塞,否则就只能绕路百里开外的凤城。

不过当大军沿伊河河道前往凤城之时,颍川的哨所便能发现大军行进的痕迹,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凤城守军。

所以,颍川的重要对于灿国而言,不弱于宣城与伊国的重要。只是近百年来,伊国几乎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鲜有大军北出宣城而上的情况。

这也就使得颍川借助伊河的便利迅速发展成为了交通要道上的经济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贩都必须经过颍川,而到了颍川则必然会在此歇脚,兜售商货。

颍川城外十里处的丘陵小路上传扬着马队发出的叮叮当当的铃铛之声,随后就看到一行五十多人的商队沿着偏僻的小路爬过山坡,奔着颍川城的方向缓缓走去。

如此规模的商队在偌大的颍川早已司空见惯,算不得什么,比之更大规模的商队多不胜数。

只是这支商队明显要破败许多,随行之人也颇多狼狈,且不说衣衫破碎,行走虚弱无力,单这随行而来的马匹也是一个个消瘦的很,似乎随时会饿死一般的样子,而更让人觉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这行人竟然走的是许多商贩不敢踏足的的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