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一:被炮灰的少帅(38)(1 / 2)

康城一战太过惨烈,举世瞩目。不少国内媒体和外媒了解到情况后也都争相报道。

“康城内两万虎贲之众,抗十万骄横之师,斩将搴旗,拔山盖世。虽弹尽粮绝,犹死战不退……”

“华夏官兵莫不振臂挺胸,前赴后继,反复冲杀,敌尸累累,我军亦伤亡枕籍矣……”

“战况日渐惨烈,武器用尽,便是以手格手,以颊撞颊的殊死血战……”x33

华夏人民和海外的侨胞们看了报纸上的报道,不由得热泪盈眶。

报纸都用上了“以手格手,以颊撞颊”这样的词,可见现场肉搏战之惨烈,情景也过于凄绝。

枪弹用完了,刺刀也折断了,只能够赤手空拳,以血肉之躯去与外敌搏斗。

鸾宓站在军事地图前,“据我们收到的情报,祁丰山东南方向有一个联队的东洋步兵来袭,前方部队正在我军阵前积极修筑阵地,这一路东洋军携有迫击炮。祁丰山守军集中步炮主力军正面迎敌,火焰桥附近的预备部队派出主力向祁丰山方向突击,以收夹击之效。”

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鉴于东洋军野战攻击能力“锐而密”,国内抗战各部在大型战役中多采取“后退决战”之方针。

也就是首先节节抵抗,然后逐步后退,消耗东洋军的粮弹和锐气,最后选择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围歼决战。

这种打法的关键,是决战地点的选择,关乎整个战役的成败,太靠前太靠后都不行。

康城内的第四军,还有外围的各路援军,用的都是这种打法。

但是东南军和季北军加入后,不仅带来了步兵精锐,还配有强大的炮兵和空军,战事发展到现在,整个战场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东洋军的锐气大减,多个重要据点已被华夏军队所占领,现在外援部队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为康城解围了,而是要将铃木次郎麾下的东洋第六军全数歼灭,以祭我军英灵。

一名士兵立在魏军长面前,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报告军长,大小西门,北门以及南门都已被我军抢回。”

跟着飞机进来的东南空降兵团给他们带来了几本小册子。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奇怪,魏军长和几位师长一看,才明白孟鸾宓的用意。

那是东洋军发给他们士兵的小册子,里面对军中每个战术要领和战术动作都作了机械而顽固的规定。

它规定东洋军在发起冲锋的时候,不能够匍匐前进,而必须端着**猫着腰冲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