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高,起码得五层楼那么高(2 / 3)

明朝土皇帝 天煌贵胄 1074 字 7个月前

是杂草丛生,起码也是荒废已久,能用但是又不堪大用,基本上和鸡肋无异,要是几个县之间搞大型的工坊,各个县之间的官道肯定又要重修。

然后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人手不够。

徐二越想越是头疼,忍不住挠了挠头皮,说道:“小弟总算是明白,郝叔父为什么要从山西迁移百姓过来了。”

徐二这句说的有些没头没脑,陆十二一脸懵逼的问道:“什么为什么迁移百姓?”

徐二道:“小弟记得,宁阳县当初要搞砖窑,迫于人手不够的原因,郝叔父无奈之下只能上奏疏,请求从山西迁移百姓来宁阳。”m.bīQikμ.ИěΤ

“刚刚小弟便想着,若是宁阳县搞个大的纸坊,附近的县城再搞个大的印坊,那么两县之间的道路便不堪用,要是想修缮两县之间的道路,便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行,到时怕不是要兖州知府上奏疏,请求从别处迁移百姓?”

陆十二深深的瞧了徐二一眼,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徐公子高见!”

这份见识实在是太高了,起码也得有五层楼那么高。

这不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么!

而且徐二的设想再往上升级就是产业细分。

比如说,漠南产的煤可以拉到北直隶做成蜂窝煤然后卖到大明各处,江南种的粮食也可以贩卖到漠南漠北。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漠南产煤但是不产粮,江南产粮但是不产煤的局面,两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

只是陆十二并不打算跟徐二探讨这个问题——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复杂,光是一个道路交通的问题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解决。

想要讨论这个问题,起码也得是进了大明朝廷当了官,而且还得是到了六部堂官的级别才能有资格。

恭维了徐二两句,陆十二又笑着说道:“咱们就先去纸坊看看,顺便再跟两位大匠谈一谈带徒弟的事情?”

……

徐二带来陆家庄的两个大匠是兄弟两个,大一些的叫做张老五,小一些的叫做张老六,兄弟两个都是匠籍,原本在将作监里也是挂了名号的。

两人一见到陆十二和徐二,便主动迎了上来,拱手拜道:“小人张老五、张老六,见过徐公子,见过陆相公。”

徐二笑着点了点头,陆十二则是直接拱手回礼,说道:“两位大匠辛苦。”

张老五、张老六兄弟两人对视一眼,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