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自京赴青阳县咏怀五百字(1 / 3)

诗念完了。

然而,嘈杂的明翠阁,此时却是鸦雀无声。

哪怕是不懂诗的人,也被王悍那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给镇住了。x33

这就是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

事实上,生在这个时代,尤其还是地处边境,这种诗歌就更加容易触景生情了。

别看明翠阁内日日笙歌。

可是走出县城,随便去一个村子里,都有吃不饱饭的人在挖草根,啃树皮。

每到冬季,每个村子里都有熬不过冬天的村民。

最震撼的就是徐知春了,他能力中庸,性格还十分耿直。

当初正是冒死进谏,得罪了上官,被同僚排挤打压到青阳县这个边陲城市。

此刻,他已经完全融入了王悍诗里的场景。

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凄凉恍悟的郊野,路边白骨累累,目之所及,仅是荒凉与悲惨。

不知不觉中,徐知春竟然微闭双眼,轻声抽噎起来。

**……

下面不知道谁先反应过来,带头开始鼓掌。

一时间,整个明翠阁内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好,不愧是南竹先生。”

“此诗足以流芳千古,南竹先生请受小生一拜。”

“这首诗,必将名震天下,就不知那些豪门权贵,听了此诗是否有所触动。”

“南竹先生身在勾栏,却心怀天下,实乃我辈之楷模也。”

徐知春蓦然反应过来,望着桌子上的白纸黑字,面露凄然之色。

“此诗将大乾朝描绘的千疮百孔,若是拿到京城,说不得便要落得个妖言惑众之罪。”

徐知春再如何耿直,也知道一旦将此诗带到京城会面临什么后果。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徐大人,尽管送去京城便是。”

宁公子一眼看破了徐知春的担忧,“若能以此诗惊醒皇兄,兴许徐大人也能博得个万古流芳的美名。”

“况且,本王在京城尚有余威,自然能保住徐大人性命。”

这一刻。

宁公子连伪装都不要了,直接以本王称呼。

徐知春神色一震,站起身拱手道谢,“多谢宁王抬爱,下官这就去着手安排。”

说完,徐知春转身便要离开。

走到门口时,忽然想起一事,转过身冲着王悍拜了拜,“先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