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废祖制,立新策(二)(1 / 3)

看到崇祯和林欲楫的表情变化,朱慈烺明白,士农工商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农民非常的重要。

因为只有农民勤劳的耕种才能为其他人提供粮食。

而粮食是立国之根本,没有粮食,社稷必然不稳。

而在统治者眼里,商人的行为就是倒买倒卖,赚取差价,根本就不创造任何价值,而且商人东跑西窜的,非常不利于统治管理。

所以,历朝历代,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

朱慈烺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但是,谁说粮食一定要大明的子民自己种植呢?

毕竟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非常辛苦的。

朱慈烺的终极目的就是华夏子民高人一等,是最优等人种。

粮食问题很好解决,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西洋、爪洼、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这些东南亚国家,可是有大把粮食。

这些国家都处于热带,一年三熟,完全能够满足大明的粮食需求。

因为在《皇明祖训》,也就是祖制中,这些国家都是不征之国,所以大明没有主动对这些国家动手。

现在祖制都要废改了,自然也就没有这些顾忌。

何况,在朱慈烺看来,自己是过去帮助他们发展的,毕竟他们现在还过着猴子一样的生活。

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得天独厚的气候,却好吃懒做,必须要有人去鞭策一下他们。

毕竟双手奋斗出美好生活的,想过上好日子,吃点苦不过分吧?

这样一来,粮食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至于,商人流动不好管理,或者说商人会逐渐成长为万恶的资本这种情况,朱慈烺也有对策,那就是官营商号。

一本万利的贸易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中,并且收取一定的商税,以此来限制资本发展。x33

“太医殿下,农业乃社稷之本,万不可能动其根本啊!”

听到朱慈烺的话,林欲楫这次没有沉默,而是出言说道。

崇祯也同样将目光看向了朱慈烺。

“父皇,林阁老,农业是社稷之本不假,但是在大明的南面,哪里有取之不尽的粮食!”x33

“殿下所说的可是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等国?”

林欲楫疑惑的问道。

“不错!”

“可是,这些国家是太祖皇帝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