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张煌言(1 / 3)

张煌言很适合淮安知府这个官位。

一来知府这个官职不大不小,比较能够锻炼人,同时凌伟在淮安执政多年,把淮安糟蹋的够呛。

如今的淮安不仅百废待兴,同时也是暗流涌动。

让张煌言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朱慈烺也是有考验张煌言一番的想法。

至于张煌言只有举人身份,便直接任命他为淮安府知府不符合规矩,这已经不是朱慈烺所要考虑的事情了。

自从朱慈烺在南京假装重伤,崇祯一怒之下,清理查办朝堂三分之一官员,并从皇家科学院学员中选派这件事之后。

朝廷上反对崇祯和朱慈烺的声音越来越小。

皇家科学院学员成为朝廷官员选拔人才库也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而且,就是朝中有些大臣依旧摩拳擦掌准备和朱慈烺唱反调,也不会因为一个地方上的四品知府而动手的。

毕竟,一个地方知府,无论是官位品阶还是权力都不会引起这些人的注意。

朱慈烺内心笃定,任命张煌言为淮安知府这件事不会有太大阻力。

反而,让任育民担任大明河道总督这件事,恐怕会比较麻烦。

这件事,朱慈烺准备等自己回了北京后再操作,现在先让任育民来代理即可。

重病需要猛药。

如今的淮安府就如同病危的病人一样,如果没有锐意进取想法,大刀阔斧的手段,很难盘活。

张煌言为人开明,思想先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比较快。

如果张煌言能够将淮安府治理好,那将来必然也会逐步成长为一方封疆大吏。

说干就干。

“杨天,派人八百里加急,传信给宋应星,让他把一个叫张煌言的学员以最快的速度派到本宫面前,不容有误!”

朱慈烺做事情向来是雷厉风行,从来不会拖沓。

杨天自然领命。

随后,朱慈烺又让人传话任育民,让他也尽快来淮安。

朱慈烺现在很清楚,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必须要先用好官吏。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

只要能选对,用好官员,那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让自己操太多的心。

朱慈烺可不是那种想要事事亲力亲为的人,毕竟这样太累,会短寿的。

对于蔡府、凌府以及王府等府邸的查抄,朱慈烺也没着急进行,目前只是把这些地方全部控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