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徐家出头(2 / 3)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却是突兀的响起。

“陛下!臣有事要启奏。”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喆出声说道。

徐喆的年龄不大,大概三十五岁左右,但是官职却不小,是正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其之所以能够年纪轻轻便担任如此官职,主要是因为其是徐阶的后人,也是松江府徐家在朝廷的代言人。

当初,朱慈烺在庐州府实施赋税三策的时候,徐喆的反对声音最大,毕竟他和他背后的徐家都很清楚,赋税三策一旦在庐州府推广成效好的话,那势必会在整个南直隶推行。

到那个时候,徐家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好不夸张的讲,松江府徐家自徐阶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半个松江府的土地都是他徐家的。

松江府一半的商铺也都是徐家的产业,除此之外,徐家或者徐家分支、旁系经营的产业遍布整个大明。

一旦赋税三策在全国推行,他徐家一年损失的银子不了估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对于朱慈烺的赋税三策,徐家自然是全力反对的。x33

虽然说现在,徐家的在朝中官职最大的就是徐喆,只有四品官。

但是徐家的能量还是很大的,这么多年通过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关系网遍布整个大明朝。

几代人努力积攒下来的家族底蕴不是那么简单。

庐州赋税三策的推行,徐喆以及背后的徐家没有坚决反对,是因为徐家在这件事上抱有幻想。

一方面他们觉得庐州的士族富绅不可能不反抗,等这些人先出头,自己躲在后面享受成果。

另一方面,崇祯的态度比较坚决,同时也因为此事做出了退步,而且这件事情虽然会让徐家损失一些银子,但是还不会伤及根本,所以便没有坚持到底。

可是令徐家没有想到的是,朱慈烺在庐州府的手段如此雷厉风行,几个反抗的士族直接被抄家灭门了。

所以,赋税三策这件事上,徐家失策了,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受着。

可是现在,崇祯又要拿应天府的士子读书人开刀。

这已经触及到徐家的底线了。

徐家虽然在松江府,但是因为徐阶的关系,整个南直隶乃至浙江的一些官员和士子都是以徐家马首是瞻的。

说白了,都是徐家的人。

现在崇祯要对这些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