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崇祯的小手段(2 / 3)

账目。

赋税三策虽然让地主富商头痛,但是却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不仅土地租金变少了,而且赋税都不用交,同时一些识相的地主,为了避免高额的赋税,开始抛售手中的土地。

一些手头有积蓄的佃户也积极的回赎自己的土地。

一切都进行的顺利。

而弹劾任毅以下犯上和指责朱慈烺胡作非为的书信自己也放到了崇祯的面前。

可是,他们这些人的书信哪里有朱慈烺密信快呀。

毕竟朱慈烺传递密信的方式那是八百里加急。

崇祯再收到朱慈烺密信的时候,也确实如同朱慈烺所料想的那般。

崇祯刚看到信的时候是有怒火的,可是在看到朱慈烺保证一个月后庐州府的赋税是往年三倍的时候,崇祯动心了。

崇祯放下手中的信,便立刻传召户部尚书李侍问进宫。

在崇祯传召的时候,李侍问自然也是收到朱慈烺的信了。

李侍问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朱慈烺给他写信的目的,但是他准备不动声色的观望。

李侍问见到崇祯后,本以为崇祯会问他如何看待赋税三策的事情。

李侍问心中都打好腹稿了,问就是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都准备好被崇祯迎头痛骂的准备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崇祯见到他第一个问题竟然是庐州府每个月的赋税有多少。

这一下都把李侍问问懵逼了,脑袋里有很多大大的问号。

但是,李侍问毕竟是大明的户部尚书,随即便反应过来。

庐州府是一等州府,也就是大明富裕的地方,一年的赋税大海在六万两白银,那每个月也就是五千两。

听到李侍问的话后,崇祯心中盘算,要是真如太子所说那般,庐州的赋税可以翻上三倍的话,那一年的赋税就是十八万两。

这对崇祯来说可是不小的数字。

也就是这两年,朱慈烺给他搞了一些银子,早知道在之前,崇祯为三十万两的辽饷,那是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啊!

盘算出这个数字后,崇祯决定给朱慈烺一个机会,反正也就一个月时间,事情成了那是受益良多。

事情不成也不是自己的责任,而且也就是庐州一府之地,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崇祯内心打定主意,随后便让李侍问退下了。

李侍问一头雾水,这都什么对什么啊。

几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