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指导科学院(1 / 3)

朱慈烺看着走出人群的年轻人,心中想到这个人可能就是文学院的代表,向自己提问题的。

“殿下,此人名为王夫之,字而农,湖广衡阳府衡阳县人,现在在文学院学习,是文学院推选出向殿下求教的代表!”

陆世仪指着王夫之向朱慈烺介绍说。

朱慈烺心中暗惊,我勒个去,王夫之,明末著名思想家,十三岁就考中秀才,绝对是才华横溢!

“殿下,学生有礼了!”王夫之恭恭敬敬的向朱慈烺行礼。

其实,王夫之今年才二十二岁,年龄并不算大,完全有机会高中进士入朝为官的,但是年轻人总是冲动和热血的。

王夫之到京城游学,听到、见到太多和朱慈烺有关的事情,当朱慈烺带兵拿下盛京的消息传回后,王夫之彻底沦陷了,彻头彻尾的成为了朱慈烺的小粉丝。

当听到朱慈烺主办的皇家科学院文学院招收学员后,王夫之和自己的两个好大哥黄宗羲、顾炎武一商量,大腿一拍,三人便一致决定来皇家科学院报名。

三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学院和方向。

王夫之来了文学院,而黄宗羲对经济发展方面很有兴趣,历史上黄宗羲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一听说科学院还可以学习经济后,便选择去了商学院,研究大明经济,而顾炎武因为崇祯十三年乡试被黜后,便不想继续读书,而他对作物产出有兴趣,所以便选择去了农学院。

朱慈烺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说道:“不必多礼,有何问题,说罢?”x33

王夫之又冲着朱慈烺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殿下如何看待“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这句话?”

朱慈烺还是很敬佩王夫之的,历史上,明亡后,王夫之一直积极抗清,终身未剃发,以表示对满清的反抗。

所以,对于王夫之的这个问题,朱慈烺慎重的思索了一番后,开口答道。

“这句话很对,但是又不对。平天下者,最终目的是为了均天下,但是却永远无法做到均天下!”

朱慈烺此言一出,众人皆是迷惑。

“因为事物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其实就是矛盾的过程………”

朱慈烺把自己读过的伟人的《矛盾论》侃侃而谈,向王夫之充分讲述了,绝对的公平和平均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不断的去追求,以达到相对的公平。

而朱慈烺相信,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真的能实现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