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大萧条(1 / 1)

有人说他理论很好但他所推崇的农村模式却从没成功过。

有人说他讲的是真话开的却是毒药方。

有人自认为捉住他话语的漏洞,死捉着他的一些话给他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陈生接触温先生的观点是在2014年左右,那时网络自媒体兴起,微薄开启个人蓝领认证没多久,快手、b站等是当时最大的视频(短视频)平台。

那时的智能手机开始普及连接网络,而网络上充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正是那时候陈生才认识了温先生,接触到温先生。

做为一个标准的‘愤青’,陈生虽只是一小**,但和华国大多数青年一样都有着那种愤世妒俗的情绪,也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胸怀天下的情怀。

天下兴亡匹有责,身弱不忘国忧似乎是华国人血脉里的一种传承。

那时候的陈生小**一个,开店之余最大的爱好却是经常在网上和人谈国家大事,谈国际形势,忙乎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喷喷喷喷……

也许这是他那代人的特点,华国积弱图强,诸多不尽如意,发展过程中诸多不合理让人无法理解,当年的他其实也属于半‘恨国’中的一员。ъΙQǐkU.йEτ

但正如老人家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人的认知是需要经历从现象到规律,从感情到理性的转变的。

接触到温先生的华国发展历史的演说后他心里那种激昂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在读了他的《八次危机》后才渐渐理解了当年华国先辈们的不易。

温先生的观点不极端,实事求是,没有意识和道德方面的评判,对西方对中国都是这个态度。

看他的书听他的讲座会有种上帝视角解析当年那些看似荒唐却是非不得已而做出的决定!

没有意识和道德的批判,从经济和国际地缘等最底层的方面去思考和观察,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也是从那时起,陈生从一个米分、唱衰者、恨国者开始冷静下来从第三角度去理解华国和国际社会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