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郭家退出(1 / 1)

1997年,金融风暴对整个Y洲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

很多人只知道97金融风暴,却不知道距此三年后的2000年千禧年之初,米国曾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一点不亚于Y洲的损失。

而两者间其实有着很巧妙的联系。

1991年,大毛二毛他爹走到人生的终点,终是选择了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把自己给自解了。

那年,失去大毛二毛他爹这个对手,米国一时间陷入了迷茫中,那时的米国在地球上再无对手。

也是大毛二毛他爹自解后的第三个年头即1994年,米国开始推军事科技商用化,大量当年因对抗而所产生的科技解密转为民用。

而在诸多军工科研成果中最大的商用是IT业和互联网。

于是1994年,类似于IBM、戴尔等一大批IT公司、互联网公司出现了。

许多后来人喜欢把盖次不上学车库创业的故事当心灵鸡汤喝,在陈生看来这挺扯的。

如果没有米国军方的技术解密,没有米国军方对互联网科技的巨额先期投入,哪有这些后来者创业成为世界首富的机会。

一件事物在被创造出来之前是需要投入成本去研发的,特别是像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军事产物。

那研发所需要的成本是无与伦比的,这样的巨额先期投入成本叫沉没成本,是当时的米国**所付出的。

后来者不过是直接拿来用了,这就意味着拿来用者直接占有了机会收益而不会支付机会成本。

这样的无须支付先期巨额投入成本就能坐享其成的机会,那些资本自不可能放过。

于是从1994年开,互联网概念股在在米国大热,米国那些看到机会的资本纷纷回流投资互联网IT业。

而原来这些资金都是外流出去在世界各个新兴经济体搞产业资本的,许多国家正是借着这些外流的米

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