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实验室招人(1 / 3)

国之重器不轻易示人,而铸就国之重器的人更是保护的重点。

艰苦年代,无数科学家隐姓埋名不畏艰辛,为国铸镇国神器。

为了保密也为了保护他们,国家对他们采取绝对保密保护。

他们许多人的身份连枕边人都不知道,许多人直到数十年的保密期过后才被公开。

他们中的许多人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和普通人生活在一起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特异。

这种保密制度一直存在于华国,直至几十年后华国科技已经位列世界前列,有超越米国之势时这种保护机制仍然存在,甚至比之前更为紧密。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陈生虽然对许多科学技术进步都了解,对它们的创造者也知道其名,但许多却根本查不到他们具体的身份信息。

像在天宫实验舱中培育出超级蓝藻的那位科研人员,陈生只知道她叫孙洋洋,是一名80后女孩。

其人其他的身份信息照片等,无论是千度还是360或其他的任何搜索引擎都找不到她的信息,全网仿佛都屏蔽了她的信息,陈生甚至怀疑这个名字本身可能都是假的。

像天莺战机的空天引擎设计者王重明,陈生也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甚至连照片都没有流传出来。

还有诸如让仿生飞鸟在天上飞行了一千多个小时的西工团队,

陈生以前还觉得国家这种对顶级人才的保护措做得非常好,还觉得网上那些叫嚣拿科学家和明星比的人非蠢即坏,甚至可能是敌人派来的。

两者性质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现在却突然觉得如果能知道这些人的信息那应多好。

如果能把这些人都招到他即将成立的科研实验室里,给与他们最好的科研环境,不定这些未来的科研成果能快点被研发出来。

可惜这些人现在要么默默无名,要么被保护得好好的,而后世有名有姓的都是名大高校的宝贝。

挖墙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必要去挖,这部分人合作倒是应该没问题。

陈生还不知道,他也已经是那被保护起来的一份子,他的无人机新飞控系统已经进入高层的视线。

第二天,陈生直接约上了周主任,这正是他这次来帝京的原因,虽然和各大高校合作是主题,但他要打造自己的贝尔实验室,同样需要培养自己的科学家。

“我需要那种有真本事的科研人员,脾气古怪或不会做人都不要紧,只要有本事的。”

国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