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五十年代的悲惨母亲(4)(2 / 3)

都穷,原主家里也是如此。

将这个家里里外外的找了一遍,除了几大坛的酸菜,就只有一缸糙米与几斤白米。

林阮想了想,还是将几斤白米连夜磨成米浆做成了米豆腐。

这道在后世极为常见的小吃,现在却是难得的美食。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给那些帮忙找孩子的人家,挨家挨户的都送去了一大碗的米豆腐,也算是还了这份人情。

竹山村所属山南腹地,山南这个地方是北靠秦岭,南依巴山。

农作物也是种类繁多,有大米、玉米、高粱、黄豆,出产的大米在古代更是有名的宫廷贡米。

更是自古至今悠然惬意的隐士之地,有“天府之国”,“西北小江南”之称。ъìQυGΕtV.net

竹山村就是小江南中的小江南。

前几年土改分田到户,原主家分了两亩稻田,三亩旱地。

田地不少,但五十年代生产力低下,再加上种子与肥料的问题,粮食产量那是极低的。

五六年的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土地也还是属于个人所有,除了完成交公粮的任务,多余的产出也可以自行买卖。

中央**为了解决牲畜、农具等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还在农民劳动互助组的基础上推行了初级生产合作社。

初级生产合作社就是以土地入股,农具作价入社。按照个人土地的出产与劳动数量进行分配平,是最初级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形式。

四月中旬的竹山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是大片大片盛开的的油菜花田。

林阮将孩子放在了田埂的阴凉处,她则和组员们在稻田里做秧田准备育秧。

自从被李老蔫那个畜生卖过一次后,小石头就受到了惊吓,对别人的警惕心特别强,晚上还特别容易惊醒,就只粘林阮一个人,林阮也只能走到哪里就将他带到哪里。

林阮所在的互助组里一共有十几户人家,农忙时各家的劳动力全部出动,只有林阮与另外一个女人是独自过来出工的。

另一个女人叫秦素梅,说起秦素梅她也是个苦命人。

多年前秦素梅嫁给了镇上的一户人家,抗战时男人就上了前线。

这一走就是许多年,只留下秦素梅在家里侍奉公婆养育子女。

男人很多年都了无音信,家里人都以为他死了,秦素梅披麻戴孝替男人安葬了二老,没想到几年前男人又回来了,男人是回来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