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战斗打响(1 / 4)

人人网上线第一天就有200个注册用户,这里面大部分用户都是《我相信》团队,

还有路璐让学生会同学注册的,全部都是人大学校的同学注册的,

毕竟人人网作为一个实名制的新型社交网络,需要填写名字、专业、学校、邮箱等大量真实资料,

前期需要大量培养用户的上网习惯,林锋准备先在本校做试点,把人大拿下来后,在推广到清华北大,然后是燕京各大高校。

前期人大的学生用户,林锋也是打算稳扎稳打,不打算做太多推广,

一方面是培养用户的上网习惯,让他们主动实名制注册;另一方面就是进一步完善网站以及团队建设。

只是林锋想法是好的,但很多时候,竞争对手不会给你太多的成长空间。

就在人人网上线不到7天,用户才刚突破1000的时候,就被隔壁的校内网发现了。

人大北边有条著名的路,就叫“知春路”,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缩影。

pc电脑时代,门户时代新浪来自这里;

杀软时代的金山毒霸在这里诞生;

李国庆在这里卖书的时候,亚马逊还没进入中国;

联众在这里推广线上棋牌的时候,小马哥还在为要不要卖掉腾讯而犹豫…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汪兴在知春路经历百团大战;

张一鸣也是在这里赶上了内容创业的红利;

故事最多的还是雷军,投资凡客、uc、yy,甚至成立小米,好像就是在这条路上某个咖啡馆里。

可以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数不清的创业者穿梭在这条11公里长的街道中、地铁上、合租房里、咖啡馆里,虎视眈眈的寻找着下一个风口。

知春路见证了成王败寇,也看够了兴亡沉浮,中国真正的创业大街是知春路。

那些迎风而起的,飞向了别处,狭小的知春路已经容纳不下;那些被风口摔落的,拍了拍尘土,继续在知春路把他们的梦留下。

只是恍惚间,知春路早已难觅巨头。

就在知春路沿街的某个小区里,汪兴正在认真研究校内网的上线事宜,

其实早在2004年3月,汪兴就已经发现了sns社交网络的机会,然后就召集了一群小伙伴开始创业,x33

其实也就三个人,一个是大学同学王慧文,另一个就是中学同学赖斌强,一个负责推广,一个负责技术,汪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