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杨玉环带来的大麻烦(1 / 2)

“你们两个不用互相看了,这个世界的拜火教跟你们那边没有什么关系,你们那边的拜火教是炎神搞的,但是这边的拜火教是祆教,这是一个比你们所知道的拜火教要强大数十倍的存在!”

李瑛很清楚祆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个东西可是真正的恐怖的大组织,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这个组织在很多时候都属于那种脚背上的**。ъΙQǐkU.йEτ

这个脚背上的**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话,毕竟要成为帝国脚背的**,那在能力上可是,非常恐怖的,至少让帝国对他们极为的反感!

在这个教派之后,成为帝国脚背上**的组织,叫做白莲教!

白莲教,拜火教,甚至之前的五斗米教,这些事例都可以算得上是帝国脚面上的**。

当然,在帝国强大的时候他们是**,可是当帝国不强的时候,他们就是毒蛇。

只不过安禄山的拜火教和对方不一样,他的拜火教那是在大唐帝国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

在安禄山成为节度使的期间,整个拜火教的成长是最快的,可以说拜火教在这段时间已经成了北方胡族的最大宗教了。

而这一次,参与了安禄山叛乱的主要势力,也就是他和史思明还有那些北方草原的部族,全都是拜火教的成员。

而这个拜火教啊,就是,在历史上和小说中都赫赫有名的明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是在**诞生之前在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

北魏时期祆教传到了华夏。

祆教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时被称为天神、火天神、火神天神或天神火神;到隋末唐初才称火祆,以此表示它是外国的天神。

祆教传入华夏后曾受到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统治阶级的支持。北魏的灵太后率领宫廷大臣及眷属几百人奉祀火天神。

北齐后主“躬自鼓儛,以示胡天”。

因此,在京都出现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庙,一时蔚成风气。北周的皇帝也曾亲自“拜胡天”、“从事夷俗”。

从北魏开始,北齐、北周相继在鸿胪寺中设置火祆教的祀官。

唐朝在东西两京都建立祆祠,东京有二所,西京有四所。在这些祠庙中“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极一时之盛。

另外,在丝绸之路上的碛西诸州也随地都有祆祠。

唐朝祠部还设有管理火祆教的祀官萨宝府官,主持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