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 4)

房山县。

苏阳最近有些愁眉不展。

因为一连等了快小半个月,他都没有等到衙门的黄册户帖。

那个天杀的死胖子,不会真拿了银子不办事吧?

没有黄册户帖,就没办法找衙门开路引!

难不成真要带着小媳妇儿躲进山里去?

苏阳倒是无所谓,就怕小婉吃不了这份苦。

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让她跟着自己躲进深山老林里面吃苦,总不像那么回事儿。

朱婉秋见他愁眉不展,顿时握住了苏阳的手。

“相公,不要忧心!”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公去哪儿小婉就去哪儿!”

苏阳听到这话洒然一笑,将小媳妇儿露在怀里。

“我是在想你那位大堂兄不像言而无信之人。”

“为何这户帖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送过来?”

朱婉秋一愣,茫然地摇了摇头,她也很纳闷。

以自家王府的能力,随便给房山县衙下一道命令,相公就能获得户帖黄册了。

可这都已经过去快小半个月了,却一直没有等到户帖。

那就只能是有人从中作梗,不让大哥给苏阳办户帖了。

除了自己那位父王,还能有谁?

一想到这儿,朱婉秋也是小脸一苦。

不过正当这个时候,门外却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等苏阳打开门一看,来者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敢问老丈是……”

“你就是苏阳吧?老丈是这东街的坊长黄老三!”

老人和善开口,只是不断打量着苏阳。

这小子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怎么会惊动主簿老爷亲自给他操办户帖黄册?

难不成这小子是主簿老爷的私生子?

黄老三暗自观察着苏阳。

苏阳一听到坊长这两个字,就明白这是上门征税了。

大明在地方上推行里甲制度,不管是在城郊,还是在乡里。

以十家为单位,十家为一甲,设一个甲首;十甲为一里,设一个里长。

里长任期一年,城内的里,称为坊;近郊的里,称为厢。

坊长和厢长的职权,与里长相同,还是那老三样:轮年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

其中里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催办钱粮”!

朝廷想要运转,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