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断魂(1 / 4)

代晋 大苹果 1502 字 7个月前

“四叔,其实不必为梁州益州之事太多担心。虽则,此为秦国南下之征兆,暴露了秦国的野心。但我认为,秦人南下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还有时间去应对。”李徽忍不住轻声说道。

谢安停步转身道:“你是这么看的?”

李徽点头道:“以在下浅薄之想,秦人若当真有大举南下之心,当攻东南才是捷径。自古南下无非三条进攻通道,巴蜀为一条,荆湖为一条,江淮为一条。秦人其余各处没有任何动静,只攻巴蜀,那便是他们自己也明白,时机未到。否则放着东南荆湖捷径不走,远走巴蜀之地,实非良策。”

谢安道:“但你难道不知道梁州益州失去之后,对我大晋带来的威胁有多大?倘若在蜀地屯兵造船,水路可顺江而下,陆路可攻我大晋西境腹地,我大江天险岂非被他们绕过了。那可是我大晋所凭借的天堑之险啊。”

李徽沉声道:“威胁确实不小,但在下认为,也不必太忧虑。屯兵修船,谈何容易?陆路进攻我大晋腹地,我认为不可能。我大晋纵深颇大,从蜀地攻往东南,路途漫长遥远,那是孤军深入,自取灭亡。西南多山,出蜀地本就是艰难之事,更何况要从西南进攻?一旦他们孤军深入,必遭覆灭。”

谢安皱眉道:“那水路呢?顺江而下,最多二十天便可抵东南,那又如何?”

李徽笑道:“四叔,顺江而下?不得从巴东,夏口经过?荆州大军难道是摆设不成?要抵东南,得先过荆州军这一关才成啊。我不认为秦军会有这个实力。”

谢安沉吟道:“可是,桓温现在不肯出兵收复梁益二州,这岂非说明他另有想法?”

李徽想了想道:“收复梁州益州怕是不太可能。主动调集荆州军去攻巴蜀,那是不切实际的。蜀道难,陆路难以进入,很容易被打伏击。水道更是逆流往上,行动迟缓。抵达巴郡江阳郡必已经是精疲力竭,强弩之末。”

谢安皱眉道:“你的意思,难道是任凭秦人占了我梁州益州,却忍气吞声?”

李徽沉吟不答。

谢安缓缓道:“若是这样的话,岂非令秦人气焰嚣张?更让他们觉得我大晋是可以吞下的肥肉?南下之心势必会更坚定了。”

李徽轻声道:“四叔,一时之得失,并不能决定大局。我大晋现在的问题在国内,而不在失了梁益二州上。其实梁州益州被秦人占领,最着急恼火的便是桓氏了。桓温当年伐成汉,取巴蜀之地,那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功绩之一。如今秦国攻占巴蜀,岂非将他的功劳全部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