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四叔公家(2 / 3)

你刚刚问的田地赋税,咱们县每年都有所不同,今年是一成二的税。余下的粮食佃户与主家三七分,主家占七成。”余村长细心的解释道。

这样看来佃户的收益跟顾家村那边都差不多,只是佃了秀才老爷家的田,能更划算一些。

“不知道这上等田一亩的收成是多少?我对农事了解不多,心里也没个底的。”这话问出来,她倒是不怕被笑话,本来原主对这些,也同样是一无所知。

“上等田一亩的收成大约能有三四百斤,年成最好的时候四百斤有余吧,若是遇上年景不好,那地里的收成定是会受影响的,也就不好说了。”

余村长事无巨细的介绍着。

“也就是说,等到秋收了。这五亩地的收成,我家满打满算能得二百斤左右的粮食。”顾千兰快速的在心里计算着,脱口而出道。x33

这么算下来,二百斤粮食哪里够他们母子三人吃到来年秋收啊?

如今这地方,一年都是只种一季粮,且产量不高,也难怪村民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呵呵,不错。顾娘子果然不愧是秀才公家的闺女,算术这么快。

你们家今年地里的收成,可以干得一成,什么也不用管,已经算是不错了。”

在余村长看来,干得一成的粮食已经是非常好了,连一分心力都不用管,自有衙属的人安排妥当,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这倒也是。”此刻的她终于有几分了解,为什么老余家舍不得卖一亩田的原因了。

这么低的产量还要再舍一亩出去,保住了一个儿子,却有可能一大家子人跟着饿肚皮。只是没想到四个儿子抽签,竟然是最能给家里带来利益的老三去服兵役。恐怕看到这个结果,老余家也是后悔的吧。

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总不能为了留下老三,又决定卖田,这让那另外三个没抽到签的儿子,又作何感想?

“我想趁着今天有空,顺便去四叔公家里认个门儿,把佃田的事透个口风,看看他们家的意思。”

想那四叔公家三十七口人,这么一大家子在一起,一天得吃多少粮食?一年到头,要吃饱饭恐怕得要好几千斤粮吧。

光是想想都觉得这是个恐怖的数字,若是遇上年景不好,日子的艰难真是可想而知。

“四叔公家啊,说起来离着给你选的那五亩田倒是不远,就是前面路口右转便到了。”余村长说着,便起身往四叔公家的方向走去。

四叔公家的院落,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