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 刺事人(1 / 3)

王有忠为梁莘打着灯笼,送梁莘出宫。

快到宫门的时候,梁莘停下了:“这几日,若是顺利的话,会有新差事,你领着吧。”

“是。”王有忠弯下腰,目送梁莘出宫。

梁莘要办的是什么?

抢了王京玉组织起来的那近一千人,将这些人编为一营,名为大宋官办税赋检查与征收营,简称税征营。

配甲千副,弩五百,弓三百,刀盾、长矛若干。

话说,为什么只是办税赋的还要配刀剑弓弩呢。

梁莘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那些街上交几文钱税的普通小贩,也不是交几百文的普通店铺,而是垄断级别那些,背后有宗室,或是重臣背景的巨商。

当梁莘通过回到府中时,梁忠在这里等候。

“主上,吕将军到访。”

梁忠改变了称呼。

从最初的少君,到后来的少主,直到此时的主上。

梁莘倒是没在意这称呼的事,这么晚了,吕文聪来干什么,难道是负责分钱的人,把钱贪了,给皇宫禁军的钱不够?

如果不是这事,还什么事会值当这么晚了过来避开其他人讲。

大事?

梁莘快步到前院,吕文聪不是一人,又带了一人。

那人见到梁莘后起身一礼:“在下皇城司探事司司马虞轩。”

吕文聪起身介绍:“长渊是文官,他负责对辽人的刺事营。”吕文聪详细解释之后,梁莘才知道,这所谓的飞骑营全营都是刺事人与反刺事人,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搞无间道。

(姓虞名轩字长渊,历史上查不到此人的字,是虞允文的祖父,长渊这个字,就依上本书的运营官的字,当是送给他了一个龙套)

虞轩上前拿出一份写在丝帛上的文字。

乱七八糟,梁莘是半点也看不懂。

虞轩拿出几根两头粗细不一的木棍,将丝帛卷上去,很有技巧的卷着,然后木棍上最终只留下了一行能够看清的字。

将这些字记下,再换一种卷法,再记下。

最终,一篇梁莘能看懂的文字出现在纸上。

梁师成的资料。

相当详细的资料。

“校检,契丹人送信,重要的消息至少都是四队两份,真真假假,我们只抓住了一人,是一名往来两地的商人,相信用不了多久,契丹人就会派使团前来,令尊就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