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现场诊疗(1 / 4)

人间无为 中帝人 1604 字 8个月前

“这个说法浅显易懂,逻辑貌似也顺畅,让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禁哑然,对呀,中医药可能不科学呀,否则我们古人的寿命怎么这么短。”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个所谓寿命数据,最早出自于林万孝发表在《生命与灾害》1996年第005期上,一篇名为《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文章。”

“文章中如是道:夏、商时期不超过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

“这样一个递增式的数据,看起来也较为合理。其实完全是胡编乱造、毫无依据、荒谬之极。”

“我们先看看,《生命与灾祸》杂志是什么样的性质,是否可作为学术引用的权威理论和参数。这本杂志,是沪上民防办主管、1998年后又改名为《民防苑》的低级科普类期刊,主要受众面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编审人员,也大多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编辑。”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杂志刊登的文章,哪有什么严肃性,更何谈什么学术价值。”

“当然,也有对古人寿命较为乐观分析的书籍,这便是199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的概略统计,二十四史中人物的平均寿命,西汉605岁、东汉645岁,三国时573岁,西晋时52岁。”

“隋朝国祚短暂,战争频繁,平均寿命也有553岁。到了唐朝,平均寿命更是提高到空前的656岁。五代十国乱世,平均只有618岁。”

“宋朝64岁,元朝649岁。明清两朝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人们温饱得以解决,明朝平均寿命达到了704岁,清朝更是罕见地达到了713岁。”

“如此数据,我也暂时不能完全肯定。但我们再来看这么一组数据,现代历史学家对墓志铭做过统计,据对唐代5100个墓志铭中5053个样本统计,唐人平均年龄593岁。宋代4783个墓志铭统计,宋人去世时平均年龄为614,另据2944个明代墓志铭统计,明人平均年龄为676岁。”

“这组数据虽然与二十四史、以及刚才说到的书籍数值很接近,但统计还是存在相似的样本基数不够的问题。但至少说明,古人寿命远非不到30岁那么短暂。”

“《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曾向歧伯请教,说:‘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