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和(1 / 3)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最终的局面竟然会变成这样。

原本一副谄媚求和姿态的屈晏,突然间就变得态度强硬起来。

这前后的巨大反差,让诸侯们来不及反应,也让周天子隐约有些下不来台。

如果他真的因为屈晏的威胁罢兵,那么今后他如何统御各方诸侯?

如楚国这样的国家尚且敢威胁天子,那褒,庸,蜀,晋这样兵力强盛的国家又该如何降服?

难道今后他们不论犯了什么过错,只需要一个“鱼死网破”的威胁便可以让自己投鼠忌器了吗?

周天子不希望让褒国与庸国壮大,所以他不愿意覆灭楚国。

但是相比较于被楚国迫和的负面影响,两国壮大着实算不得什么。

最为关键的是,叔宥还给了周天子另外的一条建议。

心念至此,周天子语气冰冷的质问道:“楚人敢死,孤王与诸国甲士不敢死乎?”

不得不说,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周天子终归还是拿出了他一国天子的气魄。

在场的诸侯闻言都吃了一惊,随即纷纷深受鼓舞。

天子尚且不惧生死,他们又怎么能够顾惜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呢?

这是颜面之争,在这个时代,这是比个人利益更加让人看重的事情。

众诸侯纷纷挺身而出,大有与楚国决一死战的架势。

然而就在肃杀之气弥漫之时,原本语气强硬的屈晏却是突然间话锋一软道:“西有犬戎之祸,东有殷商之危。

若是两国死战,最终便宜的又该是谁呢?

况且,楚君毕竟是大王的臣子,楚民毕竟也是大王的臣民。

大王为上邦宗主,难道就真的愿意看到血流成河吗?”

周天子闻言心底一凸,他可没有忘记前几年周国强敌环伺的局面。

心底决战的决心悄然动摇,语气也缓和了几分,但是态度却始终强硬。

“鄀国,随国等国,又何尝不是孤的臣子?楚国无故对他们用兵,兼并他们的土地。若是孤王对此置之不理,又有何颜面统御诸侯?”

周天子已经不再去提熊壁僭越的事情,而是把矛盾放到了楚国吞并诸侯这一件事情上,也算是给了楚国一个台阶。

屈晏何等聪明睿智,他立即便看穿了周天子的心思。

“诸国虽为天子之臣,却借口道路不便屡次三番拒绝朝贡。

商国寇犯大周之时,诸国按兵不动,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