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 / 5)

在朱瞻基的清缴之下,交趾布政司的大多数地区都恢复了秩序,原本叛乱的州府也重归了大明的治下。

只是面对当地贫穷的环境,以及朝廷征讨此地的花费,朱瞻基还是多少有些觉得朝廷征讨交趾得不偿失。

他和李彬算了一笔账,这次平叛,光是他们的军费就花了上百万两银子,而这还没算英国公那一路的花费,两边加起来朝廷花掉的银子至少有几百万两。

朱瞻基虽然知道打仗不是这么算账的,但看着泼天的银子使出去,却不能为国家带来利益,这还是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因此不免让朱瞻基迟疑,朝廷征讨安南这么多年到底值不值得。

在他看来,交趾布政司这片地方十分穷困,主要地形都是山地和密林,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可以用于耕种。

尽管土地确实肥沃,气候也很适宜种植稻米,但产出的粮食却并不算多,能够满**趾布政司自己的消耗,不需要朝廷额外拨付便已经非常难得了。

至于说这次朝廷通过海贸获得了大量的粮食,还能够支撑他这支军队平叛,那是因为周边国家产粮。

也正因为如此,在朱瞻基看来,朝廷就不应该继续在交趾这块地方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是应该把这里变成和其他周边小国一样的藩属,要什么让他们每年进贡也就够了。

朝廷本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力量长时间的投入到这边。

毕竟对于朝廷来说更重要的始终是两京十三省,这才是大明最重要的领土。

除了这核心的两京十三省之外,其他地方……以朱瞻基去过的漠北和现在所在的交趾来看,他实在是不太能明白漠北那种荒无人烟和交趾这种烟瘴横生的地方有什么征伐的必要。

尤其是如今大明的疆域已经足够庞大了,甚至大到了朝廷的政令都不能及时传达到帝国边疆了,可皇帝依旧热衷于开疆拓土。

征讨漠北还可以说是为了解决北方蒙古人对帝国边疆的威胁,征讨倭国是为了白银和黄金改善帝国财政,可这交趾?

就算朝廷要开海贸,不还有旧港宣慰司吗?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如今作为皇太孙的他还是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平定交趾的这份军功,最好还要加上安定地方的政绩,这样才能够让他在皇帝面前足够露脸。

不然的话,他这个皇太孙就要被朱瞻埈彻底给比下去了。

朱瞻基觉得自己和朱瞻埈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玄武门之变之前唐太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