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气运制约(1 / 4)

事实上幕府上次雇佣修行者刺杀蓝琪儿的事情早在朱瞻埈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查清楚了始末。

那个虚无僧当时虽然被朱瞻埈的飞剑绞成了肉丝,但他的神魂可没被飞剑绞碎。

而且对于朱瞻埈来说,起卦算一下也能推演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至不济,九州岛上的锦衣卫虽然不多,但也还是能干活,把事情查清楚的。

之所以朱瞻埈之前一直没管,几个月以后才叫人去处理这件事,只不过是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堂堂一个王爷去亲自处置而已。

他只需要表個态,甚至都不用表态,王府的属官就会把这件事的参与者脑袋都砍下来用石灰腌制好了给他送来,检视无误之后挂在城门楼子或者旗杆上风干了当过年的腊肉。

这种处置方式就是所谓的斩首示众中的示众,因为对罪犯的处置除了砍掉脑袋之外,还要警示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罪行。

而曝尸无疑是一个古今中外都非常具有震慑力的警示方式,尤其是曝尸这件事对于讲究一个入土为安的中华儒家文化圈的人来说,可是非常凄惨的一种结局。

说的简单一点,就叫死了都没人埋,死后不得安宁。

这对于这个时代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而且非常畏惧的一件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朝廷杀人也就只是把脑袋砍掉,所谓的曝尸示众也就是挂旗杆上挂个三天,就会默认让家属来收尸了。

这也就是俗语杀人不过头点地的由来。

毕竟,你要是真把人开棺戮尸了什么的,不是有血海深仇都不至于这么做。

甚至于有血海深仇杀他全家也就够了,没必要把人祖坟都刨了。

对于那些敢于刺杀王妃的倭人来说,光只是砍头的威慑力其实并不怎么足,而且倭人因为岛国寡民的特殊环境,对于倭人来说死亡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值得在意的地方。

他们既不在意别人的生死,也不在意自己的生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甚至会把那些死了的人奉为‘英雄’,崇拜他们之余也更加的悍不畏死。

所以曝尸示众也就成了一种必要的威慑手段,至少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倭人百姓来说,这是很好用的手段。

事实上王府的属官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左长史找到了蓝琪儿的侍卫长,从他那里了解了足够的信息之后,就让九州卫对当时参与了袭击蓝琪儿的九州岛本土势力进行了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