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子嗣(1 / 3)

随着朱瞻埈的回归,各项政务也随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虽说有着郑王府各个属官的努力工作,郑藩并没有什么必须要藩王亲自处理的政务,但朱瞻埈在和朱瞻埈不在,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倒不是说这些属官做事摸鱼,需要有个藩王坐镇监督,而是按照朝廷制度,藩王府的属官是围绕藩王来服务的。

简单的说,藩王就像是朝堂上的皇帝,而藩王府的属官就是一套小一号的文武百官。

朝廷该有的,藩王府邸里也都有,只是级别没那么高,管得没那么多而已。

从这套制度也能看出当年的朱元璋是真的对自己的儿子好,就像老农分家产一样,把最大的一份留给了最喜欢的老大,剩下的儿子虽然少了一点,但却也没有亏待,该给的都给了。

甚至对于几个喜欢的儿子,那是不该给的也给了。

这一点可以从朱棣的靖难起兵,以及后来的宁王叛乱看得出来,藩王即便没有了实权,靠着藩王府那些属官也是能起势的。

尤其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如果不是碰到了王阳明这么個当世圣人直接给按趴在地上,就算朱寿大将军确实很能打仗,也不至于说四十三天就被拍死了。

毕竟他祖宗朱元璋已经证明了一县之才便足以夺取天下,藩王府的人才是够用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藩王当甩手掌柜,让属官治理地方是一点问题没有。

比如朱瞻埈那位好三叔,如今就是整日里宴饮游乐、耕耘子嗣,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除了封地比不上京城的享受,守着金山银山在挖的赵王爷如今虽说用金子盖房子夸张了点,但用银子盖房子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甚至于他如果愿意的话,能用黄金把整个王府包起来,给整个王府贴一层金箔。

只是这个让属官治理地方,也得看是什么样的藩王。

换了朱棣还在当燕王的时候,燕王府的属官就算朱棣什么事都不管,也还是会大小事务奏报给朱棣,由他进行定夺,而不是私自做决定。

藩王不管事授权给属官这是一回事,但属官觉着藩王不管事擅自做决定,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朱瞻埈靠着文治武功,如今已经是大明名副其实的第一实权藩王,朝野上下对他也是交口称赞,这权势无疑是十分深重的。

相对应的,王府的属官自然也就不敢在他面前有什么越权的举动,即便朱瞻埈放权让他们去处理,也会将事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