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凡庸(1 / 4)

希望行纪 零崎圆 1659 字 8个月前

和平。

一个光是听上去就让人很舒服的词汇。

如果,在星空之中,存在着被宗教支配的国度,那里的国民在祭坛前祈祷时,“和平”将会是个高频度的词汇。

与之相对的——

争斗的种子在每一个小而阴暗的角落里扎根,等待萌芽。

终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

它的阴影无限地蔓延出去,覆盖文明,吞噬光明,抹除希望,让一切重归原始混沌的最初形态。

人会本能地渴望和平,以及它带来的秩序,正是源于对五彩斑斓世界的向往。

争斗会使多样的世界中的要素激化,摩擦,碰撞,最后走向单一。

没有人喜欢单色的世界。

当没有第二种颜色作为区分的凭依,剩下的唯一那种颜色也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没有杂色的纯粹代表着绝对的胜利,压倒性的力量,它排除了除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最后只剩下了自己。

只剩下了自己。

这该是何等孤独的一件事情。

连意义本身,都会在永恒的孤寂中失去意义。

所以神也渴望和平。

暂时争斗,继续争斗,一直争斗,但是最后还是想要和平。

和平是好的。

然而……事情总是无法如此单纯。

——“善良是好的。”

——“活着是好的。”

——“梦想是好的。”

——“和平是好的。”

——“你是好的。”

——“我是好的。”

——“我们都是好的。”

人无法如此断言。

问题总是复杂的,复杂,深刻化,然后更加复杂。

身处世界内部的人总是在流动,运动,变动,它们周围的事物也总是在以超越它们预想的方式变动,所以人无法断言,任何的断言都是轻率的,随随便便沦为崩坏的渣滓。

以此为前提,要是还有谁能够将意义强加于事物……或许得是世界之外的意志才能做到。

世界之外的意志,它与世界之内的人不处于同一条时间的河流当中,所以可以反复地踏入同一条河流,甚至让它倒流(像倒放录像带那样)。

人也好,神也好,和平也好,争斗也好……这些东西对世界之外的意志都是静态的存在,区区中肯的评价,简直是张口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