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1 / 2)

马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公元41年,被封为伏波将军。

三年后,马援胜仗而归。京师洛阳亲友皆为其祝贺。

其友孟翼,料定帝定会有封赏,从此好友便会——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马援面对夸赞不为所动,并言‘赏过于功不长久’。

时逢匈奴和乌桓,在北方不断侵扰袭击着边境,他立志做那有志男儿,想要主动请战做个先锋官。

六十二岁,仍旧披甲上马,带兵杀敌。

次年,因其长期辛劳患得重病。于军中逝去。

……

“故尔,男儿理应战死在边疆,哪怕是荒野的战场上!也不应该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床榻之上死去,并被子孙们,用棺材敛尸埋葬。”

听着辛云谦的豪言壮语,崔少愆几不可察的轻抽了下嘴角,虽然不理解,但表示尊重的没有吱声。

“大丈夫战死沙场后,便用马匹的皮革,裹着尸体运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大家骄傲的事情啊。”

再一次豪情壮志的,重复着马援生前的慷慨成词,看着面前众兄弟们,云集响应的附和着他,辛云谦颇是少见的,扬起了一抹向往的笑容来。

“你可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崔少愆索性学着孟翼的话语,将“其”原封不动的,打包了出去。

“这你就不懂了吧!三秦兄的凌霄之志,岂是你能懂得!”

随着一柄折扇,不轻不重的敲落在了她的头上后,江政颇是少见的,竟是附和起了辛云谦。

将张口欲言的“愚忠”,在口中咀嚼了不下数十次后,崔少愆终究是没有鹤立鸡群的将其说了出来。

这第一,便是她没胆。

这第二嘛,便是她一个一干年之后的来者,与先贤们接触的环境大相近庭,没有那个必要与其争辩熟是谁非。

况且,若换做她也生在了这样的朝代,她的思想,还未必有辛云谦这般,如此大义便是。

也许百年、干年之后,随着她的入土为安,后世的子孙们,也会嘲笑她目前的言论不当也说不定呢。

有时候,人呐,还真的没必要较真。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立场不同,却并没有对错之分。

“还傻愣着作甚?!此次邀你前来,可不是为了那当浮的一大白。”

因着衣紫的事情,江政左右都看着面前的崔少愆不顺眼。

勉为其难的看在对方,被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