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名师高徒(2 / 3)

辅酶A“的发现者,是195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逐级往上最后就会发现,图谱最后的尽头来到阿道夫·冯·贝耶尔,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类似师生延续、数代相传的例子自然不止这一例。

这个研究虽然并没有什么学术意义,但至少说明了一点。

名师确实会出高徒,一个名师的背后,是一群人才的崛起。

也因此,在这个角度来说,罗斯曼现在所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比他在实验室工作更具价值意义。

罗斯曼获得诺奖的成果是“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上,现存世的生物学家里比他牛的找不出来几个人。

细胞信息转导说的是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在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系统转换,最后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在这节细胞生物学专业课上,罗斯曼并未简单停留在传导的过程和原理,而是继续发散到下一个维度,细胞通讯。

细胞信息转导本来就不是这个年纪应该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罗斯曼在已经超纲的基础上,再次拔高了一点。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除了自学或是已经学习到相关内容的学生以外,下面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都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基本属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了个一脸懵逼。

“细胞通讯其实和人类社会的通讯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斯曼接着做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第一个也是主要途径是通过化学信号分子,它的过程有点像是我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一样奇妙。”

“信号发射器发出光信号,最后通过信号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成声信号。而信号细胞发出化学信号后,通过受体蛋白进行被靶细胞接受和识别,最后做出了应答。”

“而另外两种通讯方式分别是通过相邻细胞间表面分子的粘着或连接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着。在这三种方式中,只有第一种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完全依靠配体与受体的接触传递信息,也因此它成为动植物最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

“所以现在终于来到我需要着重要讲的内容,细胞内分子传导。“

此时,很多人都已经张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合着说了半天,铺垫到现在才说到正题。

罗斯曼继续解释道:“来自细胞外的刺激可以通过各种信号途径传递到细胞内,从而激活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