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好人做到底(2 / 3)

与计划,确保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个则是精确细致的经费预算编制,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但即便这样,陆时羡依然花费了三天的时间才写完申报书。

接着向实验室提交完申报书和一些证明材料后,在等待审核结果的同时,他也没闲着。

项目虽然已经快要落地,但成员都还没有影子呢。

梅林自然是要第一个邀请的,他的导师赫伦斯教授其实也在实验室里任职。

实话说能够一起走到现在都很不容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梅林很快就答应了下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是陆时羡最忠实的队友了。

他的性格也注定会是陆时羡最得力的助手。

不过,现在整个团队加起来也只有两个人,还需要继续招人。

他对自己即将主导的项目野望满满,也是他进一步积累学术资本的关键一步。

按照陆时羡的想法,是在植物遗传实验室招够四个小组,也就是说一共需要至少十六个人。

这个配置才配得上陆时羡所申请的项目规模,不然光靠他们几个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招了一圈人下来,压根没有多少研究生愿意加入他们的项目。

本来靠着重点项目的名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但当他们发现项目横跨干细胞和植物遗传和发育,顿时走了一大半。

再一看,项目负责人居然比自己差不多大,又走了不少人。

能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混运气的歪瓜裂枣。

“这就有点不好办了,看来陆博士你的名头还是不够响啊!”梅林倒还有心情打趣他。

陆时羡无奈地摇摇头,也有些没办法,他当然知道原因。

一是自己还没能证明在科研项目上的领导能力,就算是上一篇论文也只是跟着团队扬名,很多人的关注点在他的人种而非能力上。

二是目前植物干细胞研究的一个主要瓶颈在于干细胞数目非常少。大多数植物的茎尖分生组织体积较小、细胞解离难度比较大。这就导致用于进行细胞及分子层面的研究标本直径往往大小不足100μm,从植物原生质体中获取到干细胞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难度。

三是植物遗传实验室的积累太雄厚,可供选择的项目太多了,这些研究生可选择余地很大,所以可以根本不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