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2 / 3)

“最后,我还是想补充一句,根据我的判断,这种植物不是芦竹属,而是芒属。”

此言一出,热议又起。

不仅很多研究生对此发表了质疑,甚至也有教授们在窃窃私语。

“这也太离谱了吧?”

“如果是近属,我还能理解,但芦竹属与芒属的性状差的也太远了。”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这位陆博士判断失误了?”

不过,这时曼伦老头出场了,他少有地笑眯眯看着此时闹腾腾的会议室,想到几天之前,他也是这种表情,不由得心生感叹。

“看来大家似乎有很多问题要问陆博士,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开始提问环节。”曼伦的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现场的秩序也得到有效控制。

很快,一位叫格威的副教授第一个站起来向陆时羡询问道:“请问你运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吗?”

相较于所谓的新物种之争,这个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位教授问的一针见血。

陆时羡也随之站起来表示敬意,用严谨但不显枯燥的话语说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就在所有人失望之际,却又听见他继续说道:“除非能够熟练掌握第三代测序技术操作。”

众人哪里想得到还有这种峰回路转,脸上重新泛起笑容来。

这是问题吗?

压根算不上。

操作而已,只要下得了功夫,总有熟练掌握的一天,对比于科学研究的未知性,这简直太良心了。

不过,陆时羡此时又出手降低了他们的期望值。

“经过这些天的尝试与观察,第三代测序技术对比于二代在测序读长和测序速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成本和准确率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憾。”

“如果pacbio能够在后续进行改进,我已经预感到学界对于全基因组的研究将迈入高速发展期。”

陆时羡的陈述非常中肯,既没有夸夸其词,也没有故作低沉。

格威副教授仍然非常满意的点点头:“谢谢你的解惑,虽然三代测序技术并非你创造,但关于这个技术上的应用,你已经走在所有人前面了。”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不过此时在所有人眼中看来是这么自然。

没办法,谁让技术刚出现,就连仪器制造者都还在不断摸索。

很多人甚至连操作都还没弄清楚,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