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坚决抵制臭外行!(1 / 3)

无论这份规划书能不能签字通过,沈临风都要提前准备起来了,厂里要是不愿意投钱干的话,大不了自己就想办法单干!

反正,这口红利,自己是一定要吃进嘴里去的!资金、场地、设备,看似很难的问题,其实对于沈临风而言,只要自己愿意搞,就一定能搞起来的。

培训室里,十几个技术员趴在桌上,集体研究着图纸,并且热火朝天、唇枪舌剑地讨论着,每句话里都夹杂着专业技术性名词。

沈临风满意这种“学术讨论”的氛围感,这才是研究人员该有的样子!就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研究产品、论证技术,而非叼着烟在车间里闲逛。

以杨东为首的“班长”,领着沈临风从全厂挑出来的“知识分子”,这里面,最年轻的人就是叶良辰了。

一个曾经为情所困的小伙子,而如今,当思想上掰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他整个人的人生观重新塑造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以后,哪怕成不了一流的工程师,当个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员也是蛮好的,跟之前的工作比起来,那也属于脱胎换骨了。

等他们这群“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培训的差不多放出去以后,就能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了。

这些人,都将会成为自己扎根在厂里的班底儿,除了自己之外,谁也领导不了他们,这叫——“软植入”自己的势力。

“总顾问,我们经过讨论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觉得很重要,得跟你说一下。”

研讨会告一段落之后,杨东拿着整理好的总结文案来到了沈临风跟前,一群人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有问题就说,大胆地说!不怕你们说错,就怕你们不问!”关于技术方面的任何问题,沈临风非常愿意跟他们探讨,更乐于见到他们拿着问题来跟自己“理论”。沈临风不是那种小心眼的领导,他是技术出身,自然明白一点——技术是需要经过辩证、论证才能成熟的。

在这个行业里,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谁的技术更先进、耗费无效功率越少,成本越低,谁才是正确的。

况且,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擦出奇妙的火花,即便沈临风花了这么多的图纸,也不敢保证自己做的就一定是对的。

当然,思想碰撞的前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内行人之间的切磋、碰撞!而非臭外行指手画脚!

“就是收割机的发动机和连接传动轴之间的一个小问题,在图纸中,小麦收割机的前辊轴承是用的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