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钱士元快要被逼疯了(1 / 6)

回档1986 张丽老师 2266 字 9个月前

郝刚和樊义山的一席密谈之后,海川的官场乱了起来。

樊义山把郝刚说的话进行了梳理,结合海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海川市发展规划方案。

方案里对海川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论断,有理有据,清晰明了。

根据这个方案,再过几年,海川可就不是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城市了,那是一朝扬名天下知的“大海川”啊。

首先激动起来的是老唐,这个老革命对临退之前还能为海川发展贡献上力量,无比心盛。

对于方案中提到的协调清江和上层的关系,唐坤当仁不让地接了下来,就等海川**这边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就可以去向上边要政策了。

老唐说了,拼着这辈子的**资源都不要了,把这辈子放在外边的人情都要回来,也得把开发区这事跑下来。

在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钱士元直接把郝刚拎过去详谈了一下午。

樊义山有多少水平,钱士元很清楚,凭他自己肯定弄不出来这些东西。

要说后面没郝刚在提供支援,钱士元打死也不会相信的。

到底是分管工业的,钱士元问的东西可比樊义山专业多了。

仅仅一个拖拉机厂的筹建工作,什么拖拉机的型号、产量、建厂要求、原料供应、市场开发,厂址选择等等,统统问了一个遍,搞得郝刚最后头皮发麻。

“钱叔,我是学生哎,不是专家,你问我这些不是问道于盲吗?”

郝刚心里有事,被钱士元拉着不给走,有点不耐烦。

他最想过问的不是拖拉机的事,要不是当时元月不在家,自己又被樊义山堵在家里,他说不定还不把拖拉机生产线的事说出来呢。

士林饲料那边有多少事等着自己啊!

张恩树已经坐镇士林饲料厂那边不走了,海川第一批生猪陆续出栏,利润喜人,郝刚描述的场景已经在慢慢地实现。

张恩树就差把士林饲料厂当成自己家的了,逼着李青抓紧上马新的生产线,一年200万头生猪,这个诱惑受不了。

李青都抱怨好多回了,生产线啊生产线,什么时候能再上马?没有郝刚的支援,李青可弄不来新的生产线。

停薪留职已经成为了时尚,清江冒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研究所和科技公司。

士林饲料开始大把赚钱了,现在拿钱出来收拢一些有前途的科技人员和研究成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