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解诗悟道(2 / 4)

苦,皆为愁。”

众人静静地听着,那些御史们的烟也冒得没那么厉害了,他们也想听,听了才好找茬,这是御史的基本功。

酒本杜康造,消愁开心胸。

杜康今虽逝,此物未绝踪。

只因愁依在,万古不消融!

这几句写的是酒,说的是解忧之物,佛道文武,果位前程。只要人还在,这些总会存在。”

….

大部分人听懂了,几个水平较低,只是因为骂人厉害才被严党提拔起来的御史皱着眉头,还在参悟。

月暗乌云挡,霜重良人征。

分飞时见燕,孤鸣几处鸿。

梦喜香衾暖,醒泣罗帐空。

只道人年少,锦衣早归行。

岂知人生短,花开几度红。

这是写的武人,扔下新婚的妻子,踏上战场。本希望趁年少之时,博个功勋,封妻荫子。

却不知回来之后,物是人非,红颜已老,虽得解忧,却添新愁。”

朝堂中站着的武将们,很多都垂下了头。他们大多都是三妻四妾的,也不像文人那么酸溜溜的。

但他们心中,也有过红着脸的姑娘,也有过没等到凯旋而归的香丘。武人,并不比文人薄情,只是他们不会说,不会写而已。

转眼总角成,万里赴功名。

慈母家乡意,游子天涯情。

堂前千尺木,叶落四飘零。

休言归根日,关山几万重。

诗书本无用,传世有何功?

太平人不阅,乱世祸早生。

不问人间事,皓首经卷穷。

寂寞生前事,何苦身后名。

这是说的读书人,千里万里,赴京赶考,有人干了一辈子,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看一眼老宅前的大树。

也有的科举不成,一心写一部传世奇书,可惜皓首穷经,也未必能成,即便能成,也不过是身后之事了。”

刑部尚书喻茂坚忽然跪倒在地,声泪俱下:“万岁,老臣乞骸骨。老臣年事已高,无法再为朝廷出力了。

老臣自少年离家,再未回过家乡。老臣想回重庆,老臣想看看家门口的那棵小树,那是臣的父亲带臣手植的啊。”

嘉靖看了看喻茂坚,这个已经七十六岁的老家伙,确实看着颤颤巍巍的,又经常装糊涂,实在用处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