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光绪年间老秀才 百年沧桑话历史(2 / 5)

老人难得笑的如此开心,他拿着药瓶有些兴奋的说:“哎呀!六子你还想着我吃这个,我都多少年没吃了,现在没处弄去,你咋还有这个?”他俩手微微抖着拧开盖子倒出一丸。要说这老爷子,如今这世上,已经没什么东西能让他有兴趣了,但这药丸却是他的一个念想。x33

六爷上次来的时候,参把头身上就带了一瓶烟膏儿做的药丸儿,送给了老爷子一些。老爷子岁数大了,身上难免会有这疼那痒的,这烟膏可是绝好的止疼之物。六爷这次来之前,便想着如果老爷子还在,就给他留下一瓶。

这烟膏就是福寿膏,也就是大烟。过去农村很多人都偷偷种这东西,把熟了的**桃儿,用刀割出口子,那白色的汁液让它流到小碗里。上百个大烟桃儿能流出半碗汁液,再把汁液用锅熬成黑色的烟膏,待它凝固之后,搓成黄豆大的药丸儿。这药丸功效极高,头疼脑热、腿疼肚子疼,吃上一丸很快就能缓解不少,只要控制好量,也不会很上瘾。所以,农村里老人们都心照不宣,偷着在自己菜园子里,高大作物下面的垄沟中种上一些。

老人把药丸装好,很小心的放进怀里说:“我膝盖这几年冬天总是疼,有这个能好不少,谢谢你六子!”

小芸心里好多想要问的话题,也不知从哪问起,想了想问道:“爷爷,问你件事,你在清朝那时候,住在海兰泡,那边是啥样?清朝人又是啥样的?”她张着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看着老人。

老人慈祥的微笑着,抽了几口烟袋,一边回忆着一边说:“嗯你要想听,我就从头给你说。”小芸激动的笑着拍手道:“想听想听,爷爷你说!”x33

“我出生在阿勒锦,就是现在你们说的哈尔滨,同治年间还叫阿勒锦。”他努力的回忆着说。吸了口烟,又继续道:“我爹那时候是阿勒锦的一个副统领,因为当时的海兰泡,俄国人叫布拉戈维申斯克,那地方太偏远,没有官员愿意去。我爹是从海兰泡出来的,他愿意回家乡,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就派他回乡管理地方事物。我那时候刚十几岁,到了海兰泡,我爹就给我找了个私塾先生,把我送进江北学堂。”老人说到这,用手掌揉了揉眼角,显然是想起了父亲和先生的样子。

小芸问:“爷爷你还念过私塾呢?那课本是啥样的?都是啥书?”老人继续说:“念过,我中过秀才,还考过举人呢!嘿嘿!举人没考上!我记得最早念的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后来就是四书五经,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啥的。”小芸张大了嘴道:“哎呀妈呀!爷爷你这还是老学究